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5年03月03日 星期一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标题导航
建龙眼基地开物流公司……~~~
来梯田看稻浪,逛黎村品山兰酒……~~~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建龙眼基地开物流公司……

三弓村“逆袭”致富路

  三弓村。(记者 胡丽齐摄)

  走进三弓村,一幅山水田园和美乡村画卷徐徐展开:干净整洁的村道,错落有致的村居小院,阅览室、黎锦苗绣工作室、公共卫生间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短短几年,三弓村从名不见经传的薄弱村“逆袭”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成为保亭首个村集体经济年收益突破200万元的行政村。

  南国都市报记者 胡丽齐 马子涛

  “沉睡资源”变“富土”

  “2017年村集体收入只有6.5万元。村里一缺产业,二缺基础设施,三是卫生环境较差。”三弓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黄超是土生土长的三弓村人,也是村里小有名气的致富带头人。2017年,满怀期待返乡任职的黄超看到家乡发展窘境,他一时犯了难。

  在对村庄进行摸家底调研中,黄超发现大部分土地承包中均存在期限过长、面积过大、地价过低的问题。

  瞄准这一问题,三弓村以土地“三过”改革为契机,通过摸底排查、土地承包合同的登记交收、承包合同的法律认定,规范农村土地流转,优化农村土地利用结构,为集体经济发展做好了铺垫。这一举措不仅大大提高了三弓村的土地租金,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村民利益也得到保障。

  眼下,正是反季龙眼的成熟季,在三弓村龙眼基地里,村民盆玉春在忙着修剪龙眼树枝。她的身后,漫山的龙眼树上,一串串褐黄色的龙眼压弯了枝头,果香四溢。

  “采摘旺季或管理旺季时,龙眼基地就会需要人来采摘、修果、包装、打药、管理等等,这里离家近,收入也还可以。”盆玉春笑盈盈地对记者说。

  三弓村将龙眼基地整合盘活,通过公开挂牌招标的方式成功引进企业经营,以每亩1050元的价格整体出租,每年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约21.7万元。

  “地租只是一种方式,我们更看重的是引进企业后能为三弓村带来什么。”黄超向记者坦言,在盘活“沉睡资源”,发展“地租经济”过程中,更要融合农文旅,深挖优势资源,打造属于当地特色的区域品牌,形成“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格局。

  开物流公司建农产品集散中心

  在一次电视夜校的学习中,“他山之石”给了三弓村“两委”干部很大启发,发展思路也渐渐清晰。三弓村积极探索“党支部+企业(合作社)”模式,成立了保亭三弓先峰物流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主要从事货物运输相关业务。该运输公司正式运营后,每年为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15万元以上。

  三弓村还利用国道旁边的村集体土地,建设了三道镇农产品集散中心,依托便利的交通优势,吸引了大疆农业办事点、瓜果收购商、创维光伏办事点的入驻。

  近年来,该村集体收入不断传来喜讯,从2022年的47.78万元,到2023年的77.8万元,再到2024年的233.38万元,村集体经济发展呈现出欣欣向荣之势,成为保亭首个村集体经济年收益突破200万元的行政村。

  “未来,我们将锚定乡村振兴的宏伟目标,稳扎稳打巩固原有的产业根基,积极探索创新产业发展路径,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奋力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新画卷。”展望未来,黄超充满信心。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建龙眼基地开物流公司……~~~
来梯田看稻浪,逛黎村品山兰酒……~~~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要闻
   第003版:非遗里的海南
   第004版:探访海南百万村
   第005版:南国智库·财经观察
   第006版:城事播报
   第007版:国内·国际
   第008版:南国视觉
三弓村“逆袭”致富路
牙胡村打造“向往的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