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5年03月03日 星期一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标题导航
建龙眼基地开物流公司……~~~
来梯田看稻浪,逛黎村品山兰酒……~~~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来梯田看稻浪,逛黎村品山兰酒……

牙胡村打造“向往的村庄”

  牙胡梯田。(记者 王威 摄)

  不久前,五指山牙胡梯田刚刚春耕完毕。这时节,梯田层层叠叠宛如大地的指纹,每一块梯田的秧苗青翠欲滴,清风拂过,随风摇曳,生机盎然。站在观景台从远处望去,群山环绕,云雾缥缈,勾勒出一幅动人心弦的山水画……

  2023年4月,牙胡村的牙胡梯田改造并启动农旅融合项目,凭借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实现旅游各项收入突破500万元。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70万元,发放奖励分红金额25万元,这是牙胡村通过旅游收获到沉甸甸的果实。

  南国都市报记者 余育桑

  梯田泥土路变“康庄道”

  牙胡村背靠海南鹦哥岭山脉,环境优美,泉水潺潺,滋养着村子里的梯田。梯田总面积4875亩,耕地面积约有2000亩,层层叠叠,高低错落,共有160多层,上下400多米的高差,被誉为“海南第一梯田”。

  日前,记者来到牙胡村。穿过水泥铺设的乡间小道来到梯田,眼前豁然开朗,一片碧绿映入眼帘,踏入田埂,空气中带着泥土的清新气味。偶尔春风吹过,带来远处山林的芬芳,与田间的泥土空气交织在一起,深吸一口,沁人心脾。

  “你别看现在坐车来到梯田很容易,以前村子没有做道路硬化的时候,几公里的路途村民都走得气喘吁吁。”牙胡村干部王海林说,昔日村民们都是肩挑扁担,沿着崎岖不平的泥土路走到梯田劳作。

  如今,这条泥土路也迎来了“新生”。修建宽阔平坦的水泥路,连接村里各个角落,村民们再也不用肩挑重担,步履维艰。他们骑着摩托车或者三轮车载着耕具和肥料就能直达梯田。新修的水泥路也将外界的便捷与希望带给了这片古老的土地,越来越多的人来到牙胡村观赏梯田,牙胡村的名气在外界逐渐打响。

  2023年4月下旬,牙胡村村委会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依托梯田资源,以“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运营,投入280万元启动农旅融合一期项目,购买观光电瓶车,建设梯田观景台、步行道、牙胡梯田游客服务中心等旅游配套措施。

  小村庄变网红旅游地

  在牙胡村委会的对面有一家酿酒坊,其招牌十分引人注目,是由竹子编织而成。酒坊门口摆放着巨大的酒坛子,远远地就能闻到浓郁的酒香味。酒坊内,村民王春妹站在一口大锅前,用木棍轻轻地搅拌即将用来酿酒的大米。

  牙胡村的酿酒在当地极为出名,有糯米酒、米酒、山兰酒、桑葚酒等,都别有一番风味。王春妹擅于酿酒,附近村民都喜欢到她的酒坊买酒。现在,越来越多的游客也闻着酒香味来到她的酒坊。

  随着牙胡村农旅融合项目的发展,昔日寂静的小村庄变成了热门旅游地,村民纷纷抓住这一机遇,利用自家屋前或者空地,开设小吃摊、农家乐、手工艺品,将自家的农产品直接转化为旅游产品,吸引游客驻足品尝和购买。

  “今年过年时,村子举办了各式各样的活动吸引游客前来,在家门口摆摊卖烧烤,都有几千块的收入。”村民王辉兰笑着说,以前主要靠种地和外出务工获取收入,现在在家门口摆摊卖农特产品就有收入,既能照顾家庭也能实现创收,是一举两得的事情。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开始回到村里工作。

  景区升级打造更美“田景”

  “为进一步提升梯田的景观效果,我们还在田埂上种植了油菜花,等到早稻成熟的时候就能看到油菜花和金黄的稻谷随风摇曳的画面。”牙胡村第一书记王会明说道。

  为了进一步提升梯田景区的设施,村里拓宽和平整道路,增设休息亭和观景台。同时,牙胡梯田景区的二期项目建设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包括游客服务中心楼、特色民宿、村庄沿河休闲平台、咖啡吧驿站等一系列配套设。

  王会明表示,未来村子将不断提升软硬件设施水平,为游客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旅游服务。同时,二期项目的建设也将为景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推动牙胡梯田农旅融合的发展上升一个台阶。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建龙眼基地开物流公司……~~~
来梯田看稻浪,逛黎村品山兰酒……~~~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要闻
   第003版:非遗里的海南
   第004版:探访海南百万村
   第005版:南国智库·财经观察
   第006版:城事播报
   第007版:国内·国际
   第008版:南国视觉
三弓村“逆袭”致富路
牙胡村打造“向往的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