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国语大学三亚附属中学高一(3)班 吴栩妍
我家里有一支毛笔,那是我家的传家宝。
除夕晚上,一家人围坐在摆满丰盛菜肴的餐桌旁,话题转到了传家宝上。“咱们家的传家宝,你们可知道是什么?”爷爷起身走向书房,双手捧着一个木盒走了出来。他小心翼翼地打开盒子,接着说:“就是这支毛笔。”爷爷的声音里带着几分自豪。
眼前这支毛笔,散发着独特的韵味。它的笔杆由温润的竹材精心雕琢而成,竹节处纹理细腻,似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它是曾祖父留下来的,他为督促爷爷练习书法,特地买了这只好毛笔,爷爷珍藏着它,只在有大事的时候用,比如春节前写春联时。那时爷爷会郑重地从书房里取出这支毛笔,他身姿笔挺,站在桌前,饱蘸墨汁,笔锋游走间,一个个透着古韵的大字便落在纸上,那气势,让年幼的我心生崇拜。爸爸的毛笔字也毫不逊色,父子俩的春联一贴出,邻里纷纷夸赞。我在一旁看着,心里默默种下了学书法的种子。
在爷爷和爸爸的悉心教导下,我开始练习毛笔字。从最初歪歪扭扭的笔画,到逐渐能写出像模像样的字,每一步都浸透着努力与汗水。
有一次考试失利,我心情低落。爷爷察觉到了我的异样,将我带到书房。他铺开宣纸,磨好墨,递上毛笔。我接过笔渐渐地沉浸在笔墨的世界里,心情也慢慢平复。爷爷看着我,微笑着说:“孩子,人生如书法,有起有伏,有急有缓。遇到困难不要气馁,静下心来,就像练字一样,一笔一划慢慢来。”那一刻,我突然明白,这传家宝不仅是书法用具,更承载着一种生活哲学,教我为人处世的道理。
今年除夕,我终于鼓起勇气对爷爷和爸爸说:“今年,我也想帮忙写春联!”爷爷和爸爸相视一笑,眼中满是鼓励。我深吸一口气,拿起那支毛笔,学着他们的样子,在砚台上蘸墨。当笔尖触碰到对联纸的那一刻,我仿佛感受到了家族传承的力量。写完后,爷爷和爸爸不禁点头,为我竖起了大拇指。
这支毛笔陪伴着我,见证了我的成长,也将继续见证我的未来。(指导老师:薛向伟)
小AI点评
文章以“我家的毛笔”为线索,贯穿始终,主题明确。通过毛笔这一具体物品,展现了家族的传承与情感的纽带。在描述自己学习书法的过程时,可以增加一些具体的练习细节或遇到的困难,使文章更加饱满。在某些段落之间,可以增加一些过渡性的语句,使文章的衔接更加自然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