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山高实验中学七(11)班 何章函
清寂的寒夜,整理书柜时,我发现了一个用透明胶和彩色吸管搭成的模型,虽做工不很精致,却充满了灵动的巧思。轻轻用手掌托着模型的底盘,我不由得想起了小学同学——小杜。
小杜长着一张肉肉的鹅蛋脸,蜜色光泽的皮肤,近看时能发现细沙般的毛孔;一对透亮的眼,像是夏日艳阳照耀下的玻璃球,总是那样明亮地闪动着;鼻梁不高不低,光滑且弧度适中;嘴唇饱满丰润,令谁也不会想到,那样爽朗、清脆的女声,就出自这张口。她总是在后脑勺扎起一个马尾,乌黑发亮的长发,在空气里飘动着,高高低低。
小杜的个子并不是很高,她不是那种天生就爱运动的人——这一点和我倒是十分相似。每当体育课和盛夏一同来临时,我们总是喜欢行走在跑道上,踏着婆娑树影,嗅着金色阳光,谈论校园趣闻和各种漫画。这是我们在脱离作业和考试以外,最快乐的事情了。这样的时刻,使我们感到对方的心前所未有地贴近自己,我们都相信——我们是不愿被规则束缚的、向往自由的游离之鸟。
在一次科学课上,科学老师拿起几大卷透明胶带和一大扎彩色吸管,对我们说:“今天我们用这些材料制作大楼模型。几个人组成一个小组,来我这里领材料。”我朝小杜看了看,与她的目光相撞,眉眼中隐藏着淡淡的笑容,彼此心领神会组成了一个小组。
我们开始着手做模型了。我在草稿纸上画了几个设计图,最终选定了一个三角形底部的尖塔。量尺寸、裁剪……一切工作都井然有序地进行着,直到一个难题出现:拼接处该如何用胶带连接起来才更牢固?这可苦了我这个动手能力和思维活跃度低下的人啊,只得干巴巴地坐在座位上,期盼“答案”从天而降。
正当我沮丧至极之时,“答案”真的从天而降了!小杜走了过来,拍了拍我的头,大大咧咧说道:“嗨!这哪是我认识的你啊?这点困难算什么!”她坐了下来,备好一小块胶带,从中间斜剪开,但并没有剪断,接着将胶带未剪断的部分贴在两根管的连接处,然后像包饺子一样把两条“凤尾”分别包住两边。“好了!”她笑着说。我看着她,心中不由得感到幸运——为能和她这样热情的人做朋友而感到幸运!
我的双眼不知不觉已潮湿——真想不到啊,记忆不论如何翻涌,回想起的都是她。这就是所谓的挚友吧。
(指导老师:马晓庆)
小AI点评
文章通过细腻的外貌刻画和典型事件描写,展现了童真友情的温暖底色。科学课制作模型事件设计巧妙:以“难题”制造冲突,用“答案从天而降”推进情节,通过具体动作分解(斜剪胶带、包饺子式包裹)展现人物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