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5年03月19日 星期三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标题导航
~~~海南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加速变革
~~~法院:模仿者侵权,对外观设计专利权人进行赔偿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无人驾驶智能配送车上岗

海南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加速变革
  无人驾驶智能配送车亮相海口街头。

  “自动驾驶,保持车距。”近日,一辆无人驾驶智能配送车亮相海口街头,为沿街餐馆配送生鲜食材,引发市民围观。

  这款智能配送车车型轻巧,通体以绿色为主打色,车身印有“买菜好帮手”字样,客户扫描车身上的二维码后便能开启车门,取走订购的货品。送完货后,智能配送车匀速行驶在机动车道上,赶往下一个客户所在地。整套送货动作十分丝滑,颇为吸睛。

  智能配送车配送效率高、客户体验好、运营成本低,成了人见人爱的物流界“新员工”。智能物流正在加速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变革。

  南国都市报记者 路静 文/图

  客户全新体验:

  “送货准时,合作愉快!”

  “这辆智能配送车给我的店连续送货一星期了,非常准时,感觉很靠谱,合作愉快!”曹女士告诉南国都市报记者,她经营着一家早餐店,每天早上6点左右就要收到预订的生鲜食材。一周下来,智能配送车每天都准时出现在店门前,没有迟到过,这让曹女士很放心。

  在服务细节上,曹女士也给这辆智能配送车打了高分。曹女士说,早上吃早餐的顾客多,忙起来顾不上看手机。智能配送车在到店前5分钟会给曹女士打电话,发送提货码,提醒她出门取货。“而且这辆车是冷链车,随着天气越来越热,低温运输可以起到很好的保鲜效果,每天送来的青菜特别新鲜。”曹女士说。

  海南农惠民农业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客服经理李小转介绍,这辆智能配送车上岗3个月来,累计服务客户200余家,广受好评。

  企业降本增效:

  “高效配送零违章,更省钱!”

  海南农惠民农业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周元喜介绍,这款智能配送车出厂名字为“九识”,“入职”之后因工作表现出色,同事们都热情地叫它“小九”。

  小九很能干,平均每天能跑100公里,为20个客户配送生鲜食材,货值达3000元。同时,智能配送车满负荷工作1天仅耗费电费10元,大大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

  “小九送货3个月跑了9000公里,零违章,真正做到了文明行车,安全驾驶。”周元喜介绍,小九拥有新能源物流配送无人车牌照,可以合法上路行驶,并严格遵守交通法规,是特别让人放心的“员工”。除此之外,小九还可以自动规划最优行驶路线,避免交通拥堵,提高配送速度和准确性。

  配送员如虎添翼:

  “工作上的‘好搭子’”

  “如今客户的即时配送需求越来越多,过去需要配送员加班加点送货。小九上岗以后,早晚订单的急活都交给小九完成,既满足了客户的即时配送需求,又分担了配送员的工作量,很受欢迎。”李小转说,智能配送车可以帮助配送员分担一部分工作量,让人在更合适、更高效的岗位上发挥更大作用,例如处理复杂的配送订单或为有特殊要求的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从而提升整体服务质量。

  智能配送车的工作表现这么突出,会不会抢了配送员的饭碗?周元喜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智慧物流的发展不是简单的机器换人,而是在数字化和智能化浪潮的推动下,让物流配送的‘最后一公里’更优化、更便利化。”

  经过3个月的“试用期”,智能配送车也暴露出了一些小瑕疵。比如,人车混行、早晚高峰等复杂路况给智能配送车高效、安全地完成任务带来挑战。其次,智能配送车目前仅能服务可以独立取货的客户,尚不能完成验货、上楼送货等复杂场景下的配送服务。

  无人配送技术的广泛应用还需要政府、消费者和社会的广泛接受和认可,提供相应的基础设施配套,例如优化通行条件、设立维修站点等。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海南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加速变革
~~~法院:模仿者侵权,对外观设计专利权人进行赔偿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时政要闻
   第003版:南国智库·财经观察
   第004版:城事播报
   第005版:民生视线
   第006版:城事播报
   第007版:城事播报
   第008版:图视绘
   第009版:社会新闻
   第010版:南国健康
   第011版:国内新闻
   第012版:国内新闻
   第013版:国内新闻
   第014版:国际新闻
   第015版:国际新闻
   第016版:习作
无人驾驶智能配送车上岗
产品与专利设计只有部分区别是否算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