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02版)
张宇燕认为,RCEP正式实施以来,有效地降低了贸易关税,促进了区域产业链、供应链的升级融合,推动了区域贸易投资的稳步增长。但是,如何推动RCEP进一步释放潜力非常迫切。
2022年RCEP正式生效实施,全球最大自贸区由此诞生,成员国包括东盟10国与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覆盖世界约三分之一的人口和贸易量。RCEP生效后,关税减免、原产地累积规则等政策落地更为中国与东盟经贸往来及产业链构建带来利好。
但是,眼下的现状是,RCEP还没有充分发挥其积极效应。马尔迪·纳塔勒加瓦直言,包括RCEP在内的各种协定或各种宣言,能够促进经贸往来的繁荣和让利益相关方感受到利好,是最重要的。
马来西亚亚太“一带一路”共策会会长翁诗杰也补充谈道,RCEP签约国总共15个国家,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在于,由于15个国家发展水平不一等原因,RCEP的条规使用率尤其是在东南亚相对偏低。
翁诗杰结合RCEP在马来西亚的应用现状介绍,马来西亚和中国的双边贸易非常强劲,且每年都创下新高,去年更是突破了2120亿美元的历史新高。但是RCEP条款的使用比例却非常低。
高水平开放是RCEP的重要目标。要适应大势,立足区域发展需求推进RCEP高水平开放进程,得到与会嘉宾一致共识。
建议:各方合力探索机制激发RCEP红利
热议RCEP使用率提升问题的同时,加强CAFTA(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3.0版本的推进和推广也成为本次论坛的重要话题。
CAFTA是中国为推动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迈出的第一步。2024年10月中国与东盟十国宣布实质性结束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与会嘉宾认为,多方发力推动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加快落地见效,切实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将为开放型世界经济注入新活力。
马尔迪·纳塔勒加瓦也补充谈道,在这个时代下,RCEP可以发挥整合作用、黏合剂作用,以区域合作来推动开放型世界经济的体系建立。
柬埔寨亚洲愿景研究院院长成金珑提到,在柬埔寨,RCEP也存在使用率低、意识上不够重视等情况,企业家群体或者私营部门对其利好还缺乏了解。他建议各方共同努力去推动RCEP特点普及、应用情景。他呼吁RCEP成员国一起克服共同的挑战,面临规则之间不一致的情况,可在法律的规范认证上做更多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