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都市报7月2日讯(记者李绍远 赵航 叶长文 通讯员华锐 匡林夕) 7月2日,国内首艘交付的大型甲醇双燃料集装箱船“中远海运洋浦”轮,首航靠泊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顺利完成首次200吨国产绿色甲醇燃料加注作业。这标志着洋浦港正式跻身国内首批具备超大型绿色船舶服务能力的港口行列,为打造双向双枢纽港注入强劲绿色动能。
绿色甲醇由中海石油化学股份有限公司生产,以城市餐厨垃圾、动物粪便等废弃物发酵产生的沼气为制作原料。本次加注作业采用“陆—船”方式完成,实现了首艘国产双燃料(甲醇+柴油)船舶在国内港口的首次绿色甲醇加注,开创了国内城市垃圾制绿色甲醇“产、销、用”全产业链贯通的先河。这不仅实现了海南省绿色甲醇从原料供应、生产、储运、加注的全流程、全产业链贯通,更为海南自贸港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航运建设树立了新典范。
当前,全球航运业正在加快绿色转型,绿色甲醇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市场空间。与柴油等传统化石燃料相比,本次加注的200吨绿色甲醇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325吨,相当于种植1.9万余棵树的碳汇效应。此次绿色甲醇的成功加注,推动国内航运燃料从传统能源向绿色能源转型迈出关键一步。
作为全国首艘甲醇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中远海运洋浦”轮,是首艘由国内船东下单、国内船厂制造、国产甲醇主机首次实船应用的大型甲醇双燃料集装箱船,此次首航洋浦港,并在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完成首次国产绿色甲醇加注,不仅进一步织密洋浦港航线网络,加快推进“双向双枢纽港”建设,更以此开创了中国海油化学在国产双燃料船舶与绿色燃料协同发展方面的新篇章,为我国航运业低碳转型注入强劲动能。
“中远海运洋浦”轮总长366米、型宽51米,最大装箱量达16136TEU,并由中远海运集运投运于洋浦港美洲航线。该轮在船舶制造领域实现了“国内船东第一单、国内船厂交付第一艘、国产甲醇主机第一次实船应用”三个历史性突破。
截至目前,洋浦港已累计开通15组外贸航线,其中10条直达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柬埔寨等东盟、南亚国家,2条直达美国;累计开通8组内贸航线,直达湛江、南通、天津等沿海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