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5年07月24日 星期四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标题导航
~~~●封关后到海南出差、旅游等不需要额外办理证件
●封关后“零关税”商品税目比例将提高至74%
●封关后允许岛内居民免税购买一些进口产品
……
~~~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海南岛的“封”与“开”

  7月23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海南自贸港建设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运作将于12月18日启动。作为海南自贸港建设中的关键一步,这意味着海南岛全岛将建设成为一个海关监管特殊区域,实施高水平贸易自由化便利化等政策制度。从2020年海南自贸港建设启动,到如今“‘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岛内自由”的封关模式进入冲刺阶段,封关运作的背后,有着怎样的制度创新?又将给海南乃至全国带来什么?

  所谓全岛封关,是要构建“‘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岛内自由”的特殊管理模式。这种有机统一的制度设计,既释放了开放活力,又兼顾了安全底线,让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成为我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进程中的关键一笔。

  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正式启航。对标世界高水平的自由贸易港,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要把制度集成创新摆在突出位置,解放思想、大胆创新。”

  战略实施至今,已有200多项配套政策文件出台,促进了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加快发展,产业转型升级成效显著。开放能级也持续跃升,在海南投资的国家和地区达158个。这些政策既为海南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也为全岛封关打下了坚实的根基,经党中央批准,2025年12月18日海南自贸港将正式启动封关运作。

  多年探索铺就坚实的开放之路。这次发布的全岛封关政策、措施围绕“‘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岛内自由”这一重点,在吸纳早期实践经验基础上迭代升级。那么,新的政策调整将带来怎样的新变化,又会为海南打开哪些发展新空间?

  首先我们来看“‘一线’放开”。当这道连接海南与世界的开放闸门渐启,贸易管理措施将进一步放宽。为此,相关部门出台了《海南自由贸易港禁止、限制进出口货物、物品清单》,在国家现行的禁止、限制管理措施基础上作出了开放安排。清单之外的货物与物品,都可以在海南自贸港与境外间便利进出。这份清单让哪些商品能进入海南自贸港有了清晰的边界。这项政策压缩通关流转的时间,让贸易往来更为高效顺畅。

  事实上,在全岛封关政策发布之前,海南自贸港已出台实施了3项“零关税”政策清单,并在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试行了部分进口药品和器械“零关税”政策。截至5月底,乐城已有14家机构通过享惠主体资格认定,累计进口“零关税”药械37批次,总货值达7252.52万元,免税金额983.18万元。

  乐城医疗产业的成长实践,印证了“零关税”政策可以发挥巨大动能,来撬动产业链协同创新。这种先行探索正成为全岛顺利实现封关的重要基石。此次全岛封关后,享受“零关税”政策的商品税目数量,将从目前的约1900个增至约6600个,占所有产品税目的比例将由21%大幅提升至74%。这一跨越,意味着“零关税”红利将从细分领域向更广阔的产业场景渗透,为国内市场注入全球的优质供给,也为国际经贸合作搭起桥梁。

  在“‘一线’放开”释放开放活力的同时,“‘二线’管住”作为全岛封关政策的另一关键支柱,也迎来了系统性升级。此次全岛封关政策、措施,在现有8个对外开放口岸作为“一线”口岸的基础上,又设置运行海口新海港、南港等10个“二线”口岸,这将为海南自贸港与内地之间的货物、商品及人员通行构建起便捷高效的通道。

  海口海关关长、党委书记高瑞峰:“货物过海必须要安检,海关就是要顺势监管。我们有大数据池,把企业进口的情况,生产、流通、结转所有的环节在岛内完全掌握,通过前期大数据研判,没有风险或者风险极低的货物自动放行了,高风险的货物才能到这儿来查验,大型扫描系统对货物进行扫描,集装箱装的货物通过智能判图之后,能分辨出哪些是高风险货物,绝不因为海关查验影响通关效率。”

  这种“管住”与“放活”的精准平衡,在“‘二线’管住”制度设计中还有着更丰富的实践。加工增值货物内销免关税政策就是其中一项重要的政策、措施。这项政策是针对海南自贸港内一些鼓励类企业,其生产的含进口料件又在海南自贸港进行加工,增值达到或超过30%的货物,从海南自贸港进入内地时免征进口关税。这一举措鼓励企业进行原料加工、延伸产业链,从而助力企业发展,中石化海南炼化的探索便是生动例证。

  在洋浦经济开发区的深水良港,一艘满载进口丙烷原料的货轮正缓缓驶入港区。这些液态原料将在海南炼化的车间里继续进行加工,实现更大价值。在这里,丙烷经过精密化学加工后,成为各类应用广泛的化工原料,不仅实现30%以上的加工增值,更可凭此享受内销至国内其他地区的关税减免,大幅降低生产端成本。而这些增值后的产品最终流向新能源汽车电池、高端医药新材料、生物可降解材料等前沿领域,为高新制造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政策红利催生了发展机遇,让海南炼化不断拓展合作。眼下,他们正与同园区内的一家工业气体生产企业商讨。海南炼化依托自身的原料优势,利用对方在工业气体领域的技术成果,共同探索实现原料增值的多元路径。

  这一合作构想也契合了封关后政策调整的方向,那就是:保税货物如果经不同的上下游企业分工加工,产生的增值部分可以累计计算,只要总共达到30%,就能享受关税免税政策。这次优化,为企业协同增值模式提供了有力支撑,也倒逼产业链向高附加值环节延伸,引导上下游企业共同实现高质量发展。

  这些政策调整不仅为市场主体注入活力,更将红利延伸至寻常生活。新一轮离岛免税政策调整正在规划。同时,有关部门也在积极研究岛内居民消费入境商品的相关税收政策。让每个人都能从新一轮开放政策中找到获得感,吸引更多的人才、企业来到这片土地。

  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运作不是简单的“把门打开”,而是一场涉及监管、产业、民生的系统性变革,是制度型开放的重要试验田。透过这场变革,能让中国更好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也能为海南的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特色产业注入强劲动能,这步棋既关乎海南的发展前景,更连着国家开放的深度;考验着治理能力,也承载着探索更高水平开放的使命。

  (来源:央视《焦点访谈》)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封关后到海南出差、旅游等不需要额外办理证件
●封关后“零关税”商品税目比例将提高至74%
●封关后允许岛内居民免税购买一些进口产品
……
~~~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关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
   第003版:关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
   第004版:关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
   第005版:关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
   第006版:关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
   第007版:关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
   第008版:关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
   第009版:城事播报
   第010版:南国文旅
   第011版:南国观察
   第012版:南国关注
   第013版:南国关注
   第014版:南国学堂习作
   第015版:生活通
海南自由贸易港全岛封关运作 12月18日正式启动
海南岛的“封”与“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