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都市报8月12日讯(记者 路静 实习生 谢昱彤)近日,位于海口综合保税区的中车国际车辆产业(海南)有限公司维修车间内,工人们正专注清洗、打磨汽车变速箱零部件。这些产品维修完成后将重返国际市场。
作为海南自贸港封关压力测试的试点企业,中车国际车辆产业(海南)有限公司今年上半年承接了来自马来西亚的900多台乘用汽车变速箱维修订单,覆盖十余个国际主流汽车品牌。公司市场总监张紫瑞表示,企业依托海南自贸港政策优势和区位优势,正加速拓展保税维修及再制造业务。
中车国际车辆产业(海南)有限公司是中国通用技术集团中国车辆进出口公司在海南设立的全资子公司,于2025年5月在海口综合保税区注册成立,主要开展汽车零部件保税维修和保税再制造业务。目前,企业厂房总面积约6000平方米,年维修产能可达1.2万至2万台。
张紫瑞介绍,企业以香港和马来西亚两大国际汽配集散中心为采购基地,通过海运将待维修配件运抵海南,维修后根据客户需求发往境内或第三方市场。未来,企业计划进一步拓展迪拜等新兴国际汽车配件集散中心的业务合作。
在保税维修业务稳步推进的同时,企业积极布局再制造业务。2024年11月,企业完成了海南首单再制造汽车变速箱进口试点业务,这也是全国范围内入境的首单再制造汽车变速箱。张紫瑞透露,去年企业完成2台再制造汽车变速箱试单,随着配套政策优化,今年下半年预计进口量将提升到2000至4000台。
随着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运作临近,中车国际制定了分阶段产能提升计划:今年上半年已完成900余台汽车变速箱维修,下半年产能预计提升至3000至4000台;明年封关后,年产能计划增加到8000至10000台。
为满足业务扩张需求,企业正从广州等制造业发达地区引进熟练技工,并计划与本地职业院校合作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建立标准化培训体系,提升本地员工技能水平。
近期发布的《海南自由贸易港禁止、限制进出口货物、物品清单》(以下简称《禁限清单》)为企业带来新机遇。张紫瑞表示,《禁限清单》中的多项产品类别与企业业务高度契合,政策红利将进一步推动企业发展。
封关后,企业计划将保税维修业务从汽车零部件拓展至医疗设备、移动发电机组等领域,同时推动再制造业务从“首单”向规模化发展。张紫瑞表示,企业将充分发挥中国制造在质量保障能力和高效交付水平等优势,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打造连接国内产能与国际市场的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