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都市报8月11日讯(记者 丁文文 实习生 王佳婧)8月11日,全国首部青少年题材非遗微短剧《非遗小仙子奇妙之旅》在海南省文化馆(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开机。该剧以充满童真与想象力的奇幻故事为载体,深度挖掘、生动展现海南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打造“非遗+文旅+影视”融合传播模式,为传统文化年轻化表达开辟新路径。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非遗微短剧《非遗小仙子奇妙之旅》第一季计划制作8集,每集约4分钟,将在海口、五指山等地实景拍摄,预计9月底完成制作,“十一”期间通过央视频、主流视频平台及海南本地平台同步播出。
《非遗小仙子奇妙之旅》讲述了小仙子“卓尔”与海南省文化馆守护精灵的“海韵之声”相遇并组成拍档,穿梭于现实与充满非遗元素的奇幻秘境之间,共同对抗象征现代社会喧嚣与浮躁的“遗忘女巫”的故事。
内容涵盖《草编的智慧》《琼剧的绝唱》《清补凉的甜蜜》《沉香的永恒》《黎锦的彩虹》等,以东山草编技艺、琼剧、清补凉制作技艺、沉香结香制香技艺、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等海南非遗为线索,巧妙将非遗知识、技艺流程、核心价值融入有趣的情节。
“黎锦的斑斓纹样、五色饭的古朴寓意、清补凉的市井智慧、草编的指尖巧思……这些鲜活的非遗技艺,让我们看到了海南文化海纳百川的丰富内涵。所以第一季选择在海南拍摄。”《非遗小仙子奇妙之旅》导演秦维威坦言,“我们的目标不仅是拍一部好看的剧,更是打造一个文化传承的‘火种’。在创作中,力求做到故事有趣、视觉惊艳、情感真挚,让每一项非遗技艺背后的‘人’和‘精神’被看见、被记住、被热爱。”
开机仪式现场,五指山市副市长肖爱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微短剧‘短平快’的节奏与紧凑精炼的叙事结构,精准契合了当下快节奏的社会生活。而通过浓缩化的艺术处理,将优秀传统非遗文化的精髓精准提炼、生动呈现,更能实现对大众的高效传播,让海南的非遗故事走进更多人的日常生活。”
海南省文化馆馆长陈虹霓表示,在数字化浪潮下,如何让非遗“活”起来、“潮”起来走进当代生活,特别是吸引青少年群体的喜爱,是社会面临的重要课题。“《非遗小仙子奇妙之旅》以微短剧这一深受年轻人喜爱的形式,用童话的视角、奇幻的叙事解码非遗,是一次极具前瞻性和创新性的探索。”
值得关注的是,非遗微短剧《非遗小仙子奇妙之旅》项目已同步启动丰富的衍生产品与线上线下互动计划,包括非遗文创礼盒、非遗沙龙、主题研学路线、非遗绘本、联合IP跨界合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