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都市报8月27日讯(记者 张宏波 文/图) 8月27日傍晚,在三亚市吉阳区博后村哎岬湖旁,薄巨臣跟同事们正忙着对绿化垃圾、排水渠、草丛等进行灾后消杀。台风过后,他每天都要奔赴两个村(社区)开展消杀工作。
台风暴雨过后,容易引发包括肠道传染病、虫媒传染病以及皮肤接触引起的各种疾病。灾后复工复产的同时,消杀工作不容忽视。连日来,吉阳区爱卫办迅速组织14支消杀队伍80余人,对灾后垃圾积存堆积较严重的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学校、托育机构、商超、农贸市场等地方和单位开展持续消杀。
“早上七点到十点,下午四点到七点,通过热雾机等设备消杀,是效果最好的。除了正常消杀,我们还要清理积水等蚊蝇孳生地。”薄巨臣说,消杀处理主要针对受灾严重的区域、公共场所、垃圾堆放点等,特别是针对积水区域和易滋生细菌的地方,需要进行重点消杀,确保不留死角,有效阻断疾病传播的途径。
吉阳区爱卫办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该区每天按计划消杀14个村(社区),按照三天一轮的频次,对43个村(社区)进行全覆盖消杀。为做好消杀工作,该区加强工作部署,每天制定消杀计划,要求区各单位继续下沉包点单位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同时,加强督导检查,对区级医疗机构,诊所,建筑工地,酒店等单位加强监管,督促加强消杀。下一步,该区将继续加强灾后病媒生物消杀。
据悉,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避免灾后传染病等爆发流行,三亚正抓紧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爱国卫生除害防病工作。除公共场所外,专家也提醒市民,台风过后,需全面清积水,仔细检查并清除居家室内外(庭院、阳台、天台)及周边环境各类积水容器、台风后堆积的绿化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