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5年08月28日 星期四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1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标题导航
“我读过的一本好书”征文选登~~~——《我的朋友来自1918》读后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读过的一本好书”征文选登

被遗忘角落的人性光辉

——《我的朋友来自1918》读后感

  □谌冉

  你了解麻风病吗?什么是麻风病?阅读《我的朋友来自1918》,是一个让我们了解麻风病的好方式。这本书作者谢翠屏,广东旅游出版社出版。该书作者以她的视角、笔触为大众讲述了一群被社会遗忘的麻风病康复者的真实故事。

  “少小麻风今半愈,长成项疾喜全除。”宋代诗人陈藻曾为好友刘郎的麻风病康复感到欣喜而作下此诗。然而,在麻风病不能完全由药物得到治愈的年代,不是所有人都如诗中的刘郎那般幸运,拥有一位不因麻风而歧视自己的朋友。

  由于医疗条件有限,在麻风病毒肆虐的年代里,很多人都将其视若绝症,避如祸患。在康复村,很多老人即便已经康复,麻风病造成的神经损害早已让他们肌肉萎缩变形。他们的生活是普通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一件很简单的小事,在他们那里却是一道宽又深的沟壑。尽管命运各不相同,但他们都因麻风病而聚集到了这样特殊的村落里。有人是年幼时被送入康复村的孤儿,有人是中年时因疾病而与家人失散的流浪者,还有人是老年时因生活所迫而不得不选择在这里度过余生。

  此书照见生命的微光,让我们感受到了人性的光辉。他们中的许多人曾经被社会抛弃,被视为异类,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和身体折磨。尽管如此,他们并未因此放弃生活,面对歧视心怀善念,以美好回报生活。刘大件在垂垂老矣之时想用钱买回缺失的亲情;彭伯经历了太多歧视变得敏感,不愿麻烦他人;已经治愈的阿好担心连累儿子而不愿意回家……就算遭遇了那么多的误解与不公,老人们却还是用最善良的心去为他人着想,面对病痛自强不息,以坚韧回报生活。没有手指,彭伯借用工具想办法坚持画画;没有一条腿,林新来通过努力练习,“车神”之名仍在……他们的存在让我们看到,无论身处何种境地,只要我们保持尊严和自信,就能活出自己的价值。

  阅读此书,让我对生命有了更深的理解。“人就像树上的芒果,熟了,长虫子了,自然要掉下来。”这本书也通过老人们,探讨了死亡这个大命题。“和一朵花交朋友,总要面对它的凋谢。”在麻风康复村里的所有老人,似乎都对死亡有着一种超乎寻常的淡然。死亡被他们放进玩笑里,好似这并非大事。人生如梦久漂泊,世事无常似流水。生老病死在眼前,唯有珍惜值得怜。生命宝贵又脆弱,任何一次意外都可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活在当下方不留遗憾。

  谢翠屏只是平淡地叙述,却能让读者的心情随着她的文字跌宕起伏。“死亡不是终点,遗忘才是。”书中第一个章节的末尾,作者就向我们阐明了她写下这本书的原因。人的生命渺小如蜉蝣,麻风病康复村的那群老人们因为有谢翠屏的文字记录,而富有质地。谢翠屏的文章立足于麻风病逐渐被治愈的时代背景,让所论观点力透纸背,发人深省。这本书值得一读。它用平凡的故事,诉说不平凡的道理,让读者更加感恩生命中的每一个瞬间。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我读过的一本好书”征文选登~~~——《我的朋友来自1918》读后感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政经要闻
   第003版:城事播报
   第004版:城事播报
   第005版:城事播报
   第006版:民生视线
   第007版:民生视线
   第008版:封关之年看海南
   第009版:自贸港·人物
   第010版:南国关注
   第011版:南国财富
   第012版:资讯
   第013版:活动
   第014版:习作
   第015版: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第016版:生活通
被遗忘角落的人性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