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农垦一小六(5)班 余悦翔
暑假期间,我回到了安徽老家——黄山市西递宏村。这里目之所及,处处都是青瓦粉墙、砖木结构的院落,周边群峰叠嶂,构成了一幅水墨山水般的生活画卷,仿佛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
奶奶家坐落于乡村的一隅,青山环绕,绿水相伴。屋后有一大片菜园,闲来无事,我经常陪着奶奶去地里干点农活。奶奶担心我毛手毛脚,总让我干简单的活,比如给红薯翻藤。“像我这样,把整根红薯藤提起来,拎空再放下去就行,别太用力,不然藤就断了”,奶奶手把手给我示范了一遍,我便有模有样地学了起来。
我弯下腰,捏住红薯藤轻轻一提,没想到藤趴在地上纹丝不动,我用了一点力气,红薯藤这才不情愿地松开泥土。我发现红薯藤是一节一节的,每一片红薯叶下,都长出了细细的根须,原来是它们紧紧“抓住”土地不松手。奶奶一边干活,一边向我解释道:“这些细根毫无用处,时间长了会长出小红薯。”我听了不解:“那不更好,不就能多吃点了?”奶奶愣了一下,摸了摸我的脑袋,说:“傻孩子,一根红薯藤就那么点营养,如果分散到各处,那一个个红薯就变成小土豆了,还能长得大吗?现在有些年轻人就像这红薯藤,今天干一下这个,明天又干一下那个,成日里东想西想,就是不肯脚踏实地,最后能有什么好收成?”
我想了想,奶奶的话确实有道理。一个人如果用心浮躁,必将一事无成;只有专心致志,才能有所收获。就像荀子在《劝学》里写的:“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和奶奶一起去翻红薯藤,我不仅学会了劳动技能,还收获了生活的智慧。
(指导老师:符素毓)
小AI点评
本文以小见大,借翻红薯藤的劳动经历,巧妙引出深刻道理。作者将劳动场景描绘细致,从奶奶的示范到自己的实践,生动展现过程。结尾引用荀子名言,增强说服力,让读者感受到劳动中蕴含的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