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5年09月25日 星期四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1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标题导航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沉默的石碑

  上海外国语大学三亚附中高二(3)班  刘紫馨

  细雨中的宜宾翠屏山烈士陵园,青苔斑斑的石阶尽头,一座刻着“肖永平烈士”的石碑静立着。碑上没有生平介绍,只有“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被岁月磨蚀的字。

  是什么让一个生命只剩下沉默的石头?这个问题引领我走进市档案馆。在泛黄的登记册上,我终于找到了他——肖永平,1925—1949,地下工作者,牺牲于黎明之前。

  24岁,比今天的我仅年长八岁。

  通过资料,我间接拼凑出他的模样:一个身着长衫的清瘦身影,活跃在1949年的宜宾街头。他或许曾在冠英街茶馆假意闲坐,在潼关码头低声传递情报,在某个深夜里望见自家窗户灯火却毅然转身……他的战场没有硝烟,只有孤独行走时心跳如鼓的危机。

  最使我触动的是一张模糊的照片复印件:邻江码头,一个清瘦身影正融入人流,照片批注写着“疑为中共交通员,跟丢”。那一刻,我突然明白,“肖永平”不是一个名字,而是一种选择……成为火种,燃烧自己,照亮黑夜。

  他最终没能看到宜宾解放。1949年寒冬,他牺牲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关于他的死,记载只有冰冷的六个字:“牺牲于黎明前。”

  再次站在无名碑前,雨水顺着碑身流淌,仿佛是永恒的泪水与洗礼。这座沉默的石碑,因为一个年轻生命的注入而变得丰满。它让我懂得,英雄不是遥远的巨人,而是曾走过我们相同街巷、看过同一段江流的普通人。他们在至暗时刻选择信仰,交出自己的名字和未来,只留下一方无言的石头,一片他们用生命换来的清明世界。

  翠屏不语,长江长流。曾经,一封封情报安全过江,一个个同志成功转移,而这一切功绩永远无法被大声宣扬,最终沉淀于这座无名碑,成为宜宾最深沉的记忆。它时时刻刻叩问着每一个经过的年轻人:当历史的接力棒传到手中,我们能否同样勇敢?能否让未来的春风记住我们的选择?

  让我们以苍松为笔,以青山为纸,为这些平凡而伟大的英雄们书写不朽的颂歌,紧握手中的接力棒,让民族精神生生不息。(指导老师:薛向伟)

  小AI点评

  这篇《沉默的石碑》情感深沉且真挚,以肖永平烈士的石碑为切入点,巧妙串联起探寻英雄生平、感悟英雄精神的脉络。文中对肖永平工作场景的想象描写细腻,让英雄形象鲜活可感。从对石碑的疑问,到理解英雄的选择,情感层层递进。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政经要闻
   第003版:关注台风
   第004版:民生视线
   第005版:城事播报
   第006版:城事播报
   第007版:自贸港·人物
   第008版:城事播报
   第009版:南国财富
   第010版:南国关注
   第011版:南国关注
   第012版:习作
   第013版:资讯
   第014版:City walk
   第015版:银发族
   第016版:生活通
沉默的石碑
我是一颗小小的种子
记忆深处的友谊之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