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5年10月16日 星期四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1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标题导航
~~~
南国都市报南国学堂习作版等着你的妙笔文章,千字左右,文体文风不限,赶快投稿吧……~~~
~~~——致初中
~~~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老手艺

  海口市金盘实验学校八(13)班 张婉莹

  夕阳的余晖,像一块融化中的蜜糖,缓慢地、温柔地包裹着这个静谧的村庄。我与同伴瘫坐在村口的石阶上,心中满是寻访“落日景点”未果的懊恼。手机没电,信号全无,我们像被现代文明遗弃的两只孤舟。

  一位佝偻着背的老奶奶将我们领进她的家。一碗带着铁锈味的清水下肚,喉间的干渴稍解,心里的不安却未平。直到这家的老爷爷归来,用流利的普通话为我们解了围,我们漂泊的心才仿佛找到了暂时的锚点。

  我们借用他的老式手机向家人报平安后,我被一阵“笃、笃”的轻响吸引,循声踏入一间堆满木屑的小屋。爷爷正躬身于一方木凳上,就着昏黄的灯光,雕刻着一只木履的雏形。刨花在他手中如云朵般卷起,空气中弥漫着杉木的清香。

  “爷爷,为什么还要做这么多木履呢?”我不解,甚至带着一丝少年特有的、对“过时”事物的质疑。

  他手中的刻刀顿了顿,抬起眼,目光浑浊却深邃,意味深长地说:“孩子,这木履,是咱老祖宗留下的传统‘宝贝’,我这门老手艺不能丢,不能荒废啊!”

  他轻抚着手中的木头,像抚摸一段沉睡的历史,说道:“相传三千多年前,咱们的祖先就发明了它。孔子穿着它周游列国,魏晋的名士视它为风雅,谢灵运的‘谢公屐’跟着他的诗,‘活’了一千多年……”他的声音很轻,却像投入古井的石子,在我心里激起层层涟漪。

  “那现在……还有人学吗?”我怯怯地问。

  他摇摇头,继续给一只近乎完工的木履上着漆,笔尖蘸着饱满的红色,勾勒出并蒂莲的轮廓。“没人愿意学啦。三十多道工序,七天才能做成一双。从熬猪血灰到描金画凤,哪一道工序不是用时间熬出来的?”他指着架子上那些成品,“你看,这红,是嫁娶的喜庆;这黄,是落日的霞光。可惜啊,人们都忘了。”

  这一刻,我眼前所见的,不过是老手艺人坚守传承传统文化的一幕。在我目光无法触及的广袤大地上,还有无数这样的瑰宝正濒临湮灭,或于寂静中坚守。

  当我告别小屋,最后一丝暖光正从天边抽离,远山敛去了清晰的轮廓,沉入墨蓝天际的怀抱。唯有我们将更多的目光投向它们,倾听它们无言的诉说,才能为沉入暮色的文明,点亮薪火,拼凑出它完整的精神图谱。(指导老师:慧子)

  小AI点评

  文章叙事流畅,情节有起有伏。从“我”与同伴寻访“落日景点”未果的懊恼,到被老奶奶领进家后的不安,再到老爷爷归来后的安心,接着被爷爷雕刻木履吸引,展开关于传统手艺的对话,最后以“我”的感悟和思考结尾,整个过程自然连贯,张弛有度。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
南国都市报南国学堂习作版等着你的妙笔文章,千字左右,文体文风不限,赶快投稿吧……~~~
~~~——致初中
~~~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政经要闻
   第003版:有朋自远方来——中外媒体海南行
   第004版:有朋自远方来——中外媒体海南行
   第005版:城事播报
   第006版:城事播报
   第007版:城事播报
   第008版:民生视线
   第009版:南国+
   第010版:南国聚焦
   第011版:南国聚焦
   第012版:南国关注
   第013版:南国视觉
   第014版:南国学堂习作
   第015版:银发族
   第016版:生活通
老手艺
nanguoxizuo@126.com
青春
中秋里的寻常与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