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妈的房间简直成了快递仓库。不少东西都来不及拆,更别说用了!”不久前,王阿姨的儿子郑建(化名)从外地回家探望时,发现母亲书桌、床头柜、房间飘窗上摆着各式各样的药物与保健品。
“过去,她每晚准时收看黄金档电视剧,如今定时‘蹲守’直播间,边听边做笔记,只为按时完成线上答题领红包。”郑建无奈地说,一次带母亲出游,在景区里她无心赏景,顶着烈日拿出手机,说要把课刷完。
据郑建介绍,王阿姨在直播间已经掏了至少几千元,不少商品价格虚高,有的甚至质量堪忧。“她不信家人信主播,我们当子女的和孙辈轮番劝也不听。”郑建说。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教授邵鹏提醒,部分直播间会利用社会认同原理,将老年观众置于一个拥有“共同目标”的群体中,借助群体成员的互动与“粉丝加入”的氛围,让老年人产生“大家都在参与”的错觉。
张劲松说,中老年消费者易被商家的宣传话术洗脑,被假冒伪劣产品“钻空子”。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中老年人网络素养提升实践及效果报告》指出,老年群体在互联网使用过程中愈发常见地面临虚假广告、网络谣言和网络诈骗等外部风险。据统计,遇到过这三种风险的老年人分别占比77.47%、71.60%和62.50%。“直播养生局套路老年人”“为主播打赏无法追回”“剧情直播间围猎老年人”等事件屡见不鲜。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认为,政府部门与社会力量应协同发力,通过打击虚假宣传、强化监管等手段,维护银发消费者权益。
(据新华社电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张璇 刘梓漪 郑可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