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作为中华瑰宝,独特的治疗方式和药物自古以来在挽救生命、守护群众健康上立下“赫赫战功”。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进步,中医药本身也迎来大发展,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和康养选择。近年来,海南通过政策引导与体系建设积极推动中医药在医疗机构的发展与运用,建立相关科室、培养中医药人才、鼓励康养机构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吸引力,让“医疗消费”回流,助力海南构建健康岛。
南国都市报记者 王康景
中医门诊越来越受欢迎
多元疗法兼顾“治”与“防”
“天气变化不注意的话容易着凉和感冒发烧。”近日,在海口市人民医院的中医科,一些感冒患者前来就诊并接受中医诊疗。随着天气变冷,近期的流感病患有所增加。
海口的苏阿姨患有流感已经约一周的时间,但咳嗽仍然不止,总是有痰,她决定选择中医“试一试”。“以前也试过中医治疗感冒,我感觉效果还不错,因为自身免疫力比较低,天气一下子变冷的话就容易患感冒。”苏阿姨说。
记者看到,苏阿姨来到中医门诊接受“望闻问切”后,中医师给她做了耳部放血和穴位贴敷治疗,帮助缓解流感症状。苏阿姨说,她此前接受过艾灸、贴敷等治疗,症状减轻比较明显。这一次,她除了现场接受治疗,还根据医生的建议带了一些药贴回去自己贴敷治疗。
除了上述治疗,记者还看到现场来了一些年轻人,因为感冒后在家人推荐下来中医科进行拔罐治疗,帮助疏通经络、散寒除湿,以缓解感冒引起的鼻塞症状。
“随着中医药被越来越多的人更深入了解和尝试,近年来我们科室的接诊量也有所增加。”海口市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符芳姿说,以治疗感冒为例,中医上会根据具体症状来区分,流感和普通感冒都可以根据具体症状表现纳入风寒、风热、暑湿三种症型感冒,进行辨证论治。比如风寒感冒的主要症状是恶寒重、发热轻、鼻塞、流清鼻涕、咳白痰、口不渴,这一类感冒的治疗一般选用市面上常见的一些中成药比如感冒清热颗粒等进行治疗。
除此之外,对于不少家长来说,中医药也成为儿童保健的重要选择。海口市妇幼保健院中医科是省级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建设项目。在该院中医科,一些家长带着小朋友来尝试中医治疗脾胃、咳嗽等问题。
中医科专家为市民朋友推荐了多种简便有效的中医儿科外治疗法,中医推拿医师演示了针对婴幼儿常见问题的推拿手法,如治疗积食的“摩腹”、缓解感冒症状的“开天门”“揉迎香”等,许多家长在医师指导下现场学习。
“中医药在保障儿童健康方面有独特优势,比如可以预防疾病和保健,治疗常见的儿科疾病如感冒咳嗽和消化不良等,此外还有康复调理优势。”海口市妇幼保健院中医科主治医师闫雪介绍,中医更强调“治未病”理念,通过调理体质、增强正气来预防疾病,中医治疗方法如推拿、艾灸等具有无创、副作用小的特点,很适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
加强异地中医文化交流
加快中医药人才培养
促进中医药发展,人才是关键。2025年4月,北京中医药大学针推学院与琼海市中医院首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青年中医学子加强交流学习,进一步推动中医技艺和中医文化的传承。该校早前已组织人才来到琼海市中医院开展座谈会,并达成多项合作共识,成立了“党建育人实践基地”,引导更多青年学子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推动院校临床实践与科教研深度融合发展,培养德才兼备的医学人才。
来自北京中医药大学针推学院的青年学子关逸凡表示,在琼海市中医院的学习过程中,被这里的浓厚中医氛围所感染,比如在该院的妇产科门诊,看到护士用火龙罐为患者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妇科疾病时,学到很多专业、细致操作。
“在患者背部和腹部沿经络走罐,能让患者感受到热气注入,这不仅展现了中医外治法的独特魅力,也让我体会到精准操作和经络理论在临床中的重要性。”关逸凡说。
类似的异地合作以及培养人才的案例不在少数,甚至有的医疗机构还跨国开展中医药合作及中医体验等。
例如在博鳌乐城,有的医疗机构吸引了国际交流人员前来体验中医养生和中华文化;今年4月,广东省中医院海南医院(海南省中医院)迎来了一批外国游学团,来自泰国盛大文万兴女子学校的短期游学团组沉浸式体验中医药特色,在该院国际医疗部的中医特色护理门诊,泰国师生听医院中医护理专家介绍艾灸、雷火灸、火龙罐等中医护理特色疗法,以及自主研发的专利治疗设备,体验耳穴、刮痧等疗法,感受中医经络传导的神奇。
此外,该院还积极举办了膏方节,向群众广泛传播相关中医药知识,推出“体质调养系列膏方”帮助群众养生与防病。
作为海南省人民政府与广东省中医院合作共建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广东省中医院海南医院(海南省中医院)近年来不断提升海南中医诊疗水平,让百姓就近享受高水平医疗服务。
在三亚某“酒店+医疗康养”的康复医院项目内,受邀前来的国内知名民族中医药世家坐诊提供服务,吸引了从岛外慕名而来的患者。
今年8月,“2025数字疗法大会”在海口市召开。期间,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教授金征宇表示,从自然条件等因素看,海南中医药发展有其独特性,“我长期关注和研究药食同源大健康产业的发展,海南有独特的南药资源比如牛大力、益智等等,可以充分挖掘这些资源,结合大数据技术,开展这些药食同源资源的产品研发、临床应用研究等等。”金征宇说。
大力支持中医科建设
提升中医药基层服务能力
记者从日前召开的2025年海南省中医药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海南将积极加大中医药项目建设,提升中医药特色服务能力,培养更多中医药人才,并积极挖掘海南本土中医药材,让中医药资源下沉服务群众。
据了解,海南目前已实现县办中医院全覆盖,开展涵盖38个成员专科的8个中医优势专科集群建设,中医药特色服务能力不断增强。首家集结全省中医院力量的中医药文化市集火热开市,首个黎族医药发展蓝皮书和海南“十大南药”建议名单发布,我省中医药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记者了解到,2025年海南将进一步加强中医药发展,如:高质量编制“十五五”中医药发展规划,统筹推进中医药改革示范试点工作,推动完善中医药医保政策。此外,我省还将着力提升中医药服务质量,加快推进中医药重大工程项目,加强中医优势专科集群建设,推进优质中医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均衡布局,促进中西医协同发展,强化综合医院和专科类医院中医药工作,抓好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和“旗舰”科室建设,落实“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年”要求,支持专科类医院中医科建设等。
今年海南将加强中医馆中医药服务能力,每个市县至少有2-3家基层中医馆,重点打造1个中医药特色优势专科病种;在推进中医骨伤等8个中医优势专科集群38个成员专科建设的同时,将内分泌、急诊、针灸、老年病4个国家中医优势专科,纳入2025年优势专科集群建设任务;要推动成立中医药职业学院,利用平台培养100名中高层次中医药人才;要打造海南自贸港特色产业文化,遴选发布海南十大南药和海南道地药材名录等。
创新驱动助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推动海南省南药研究院建设,建立中医药标准研究制定、应用推广、评价反馈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和合理通畅的转化机制。利用自贸港政策和南药资源丰富“双优势”,促进中医药一、二、三产业协调联动发展。
“我们以省中医药工作会议为契机,根据我们东方本地的中医药资源和特色,把黎药作为一个亮点积极发展,我们积极推广黎药种植和产业链建设,准备打造3个黎药种植基地,为中医药服务百姓提供更多本土资源。”东方市中医院院长吉承念说。
早在2024年,海南还组织举办了“潮起千年,中医正当燃——2024年海南省中医药文化公益市集”活动,集结了全省19家中医医院,以及医学院校、科研院所等,共同为广大市民提供健康义诊、特色医药产品展示和体验、中医药文创推广、国风音乐会、市集打卡等服务。活动进一步扩大了中医药的影响力,让群众更加全面深入了解中医药文化及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