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5年11月11日 星期二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标题导航
不当工程师当菜农5年耕作100亩~~~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不当工程师当菜农5年耕作100亩

“95后”海口小伙:“农村,大有奔头!”

  陈继明经营的丰平蔬菜基地。

  陈继明

  陈继明(左)与农技专家在交流。

  扫码看视频

  近日,海口的天空一扫往日的阴霾,阳光倾洒,暖意融融。在海口市桂林洋演高路丰平蔬菜基地里,“95后”小伙陈继明正和工人一起翻地,准备播种下一茬菜。他加紧耕作,只为加大市场供应。

  在菜地里,陈继明仔细观察叶菜的长势,向前来指导生产的省农科院专家请教施肥的技术,一边认真地将操作要点记录下来。

  在2020年以前,这位“95后”小伙还不知道如何种地,5年后的今天,他和爱人已经耕作经营着100亩常年叶菜基地,从外企工程师成为了一名地道的菜农。谈起自己与农业结缘的故事,陈继明说这全凭自己不懈的摸索学习。

  □南国都市报记者 易帆/文 陈元能/图

  辞职回乡创业

  他从工程师到菜农

  陈继明是海口桂林洋振家村人,今年30岁,打小就有一份埋在心底的乡土情结。大学所学的是汽车工程专业,大学毕业后,他顺利进入北京市一家汽车外企担任工程师,而后他到广州分公司工作。2018年,海南宣布建设全国最大的自由贸易港,得知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后,陈继明看好家乡的发展前景,他决定辞职回到海南发展。

  然而,决定回到家乡创业,他才发现并非想象中的一帆风顺。陈继明最初的创业尝试充满新意:依托最初在超市开展的自助打印机业务,他萌生了在商超销售盆栽蔬菜的创业想法。然而,盆栽蔬菜这一创业项目在操作过程,他发现其配送成本远超6元/盆的售价,当时加上突如其来的疫情,项目戛然而止,让他几年的创业又回到了起点。

  “当时我和我爱人已经在这里向村民租了12亩土地,既然盆栽蔬菜项目失败了,我们想何不尝试着种叶菜呢。”陈继明说道。说干就干,他们很快就自己摸索着种植小白菜、菜心等叶菜。

  可从汽车工程到农业种植,从来没有种过地的他如何掌握种植技术呢?陈继明的学习路径很“现代”:专业书籍、网络博主、请教老农民。但真正吃透农业规律,靠的是不断的摸索,失败了再来,总结经验。“刚开始我们没有掌握除草的技术,光是除草间苗的人工费就花了20多万。”他坦言,每个种植环节都曾付出代价。如今他的基地已实现工厂化运转——土地翻晒仅需5-7天即可再种植,全年轮作达10-11茬,效率产量比普通菜园更高。

  渐渐掌握种植技术后,陈继明的菜地步入正轨,基地叶菜持续供应到海口周边农贸市场和商超、餐厅,实现了盈利,丰平蔬菜基地也打造成为了常年叶菜种植基地。

  深信农业前景

  他坚持品质提升

  在基地内,连片的大棚下叶菜绿意盎然。陈继明介绍,如今丰平蔬菜基地已有100亩,主要种植小白菜、菜心、芥菜等品类,去年以来,在海南省农科院的技术支撑下,丰平蔬菜基地开展良种、良苗、良法的推广示范,带动周边农户发展。

  陈继明指着一片试验田向记者介绍道,目前在专家的指导下,基地正在对优质叶菜新品种进行筛选试验,将在50余个品种中筛选出适合本地大棚种植的叶菜品种。

  “农业有很多值得我去学习的知识。”陈继明说,他更深信农业的未来价值。“年轻人不愿务农,但未来的现代化农业就是发展机遇,我们必须做到规模化、标准化才能赢得市场。”陈继明说道,他的目标是把农业生产向工业生产看齐,建立标准化的生产规范,提高农产品品质。

  关于未来,陈继明的规划分两条线。在种植端,坚持品质提升与品种优化;在销售端,则全力开拓多元渠道。他清醒地认识到,海南叶菜供应市场夏冬两季波动明显,对于经营挑战并不小,只有降低管理成本,提升产量和品质才能在市场立足。如今的陈继明干劲满满,他计划着种植更适合本地种植的优质叶菜品种、集成种植技术并向农户推广示范,创自己的农业品牌,“农村,大有奔头!”陈继明说道。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不当工程师当菜农5年耕作100亩~~~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政经要闻
   第003版:城事播报
   第004版:“首”望自贸港
   第005版:“首”望自贸港
   第006版:城事播报
   第007版:自贸港·人物
   第008版:2025海南东方篮球超级联赛
   第010版:南国+
   第011版:南国观察
   第012版:南国观察
   第013版:南国学堂资讯
   第014版:南国学堂习作
   第015版:生活通
   第016版:广告
“95后”海口小伙:“农村,大有奔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