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个学科,到底该选哪3科?”近日,海南多所高中学校开始进行高一学生选科走班相关工作。面对新高考赋予的选择权,不少学生犹豫不决。
自2017年海南启动高考改革以来,新高考“选科走班”已走过6个年头。新高考下,除了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全国统一高考科目之外,海南考生可以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中自主选择3门。
这6年来,“选科走班” 在高中学校推行得如何?新一届高中生如何科学选科?
□南国都市报记者黄婷 文/图
学校怎么做?
多数学校高一下学期开始选科走班
最近,海南省农垦中学教务处叶主任正忙于高一学生选科走班工作。“目前正在开展选科走班第一轮摸底,后续还要经过两三轮的工作。”叶主任介绍,高一下学期末将正式开始选科走班。
记者了解到,各校普遍于高一上学期开展选科走班前期工作。多数学校于高一下学期开始选科走班教学,也有个别学校高二才开始相关工作。
“高一上学期我们通过多种形式向学生、家长介绍新高考的政策、信息,同时通过生涯规划课、心理课等让学生探索自己的兴趣。”海南中学心理正高级教师陈玲介绍,该校于高一下学期实行动态分层走班(即,学生的行政班不变,语数外三个学科及早读、晚修等都在原来的班级进行,学生选考和合格考科目实行走班教学)。“一开始,学生的选考科目可以是‘6选3’,也可以是‘6选4’,甚至‘6选5’。”陈玲介绍,进入高二,学生最终确定6选3的科目并开始正式选科走班。
学生的选科偏好 呈现学校差异
“新高考刚落地那两年,学生选科走班是摸着石头过河。”海南华侨中学教师徐永清介绍,经过6年的沉淀,如今学校在开展学生选科走班相关工作上更加从容、有序。
记者了解到,各学校尽量创造条件满足学生自主选科需求。海南中学20个组合全开,确保每位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自主选择科目。但也有一些学校受限于教室、师资等,对于学生选择比较少的组合暂不开课。
据了解,各校选择传统组合“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的相对较多。新的组合受欢迎情况则呈现学校差异。比如,除了传统组合,海南中学的学生还喜欢选择“物理+化学+X”;而海南农垦中学的学生更喜欢选择“物理+生物+地理”组合。多所学校负责人表示,优质学校选择物理、化学等偏理工科目的学生更多,而薄弱学校学生更喜欢选择偏文的学科组合。
各校编班方法也日渐成熟。如将选择同样三科组合的学生编在一个班,固定班教学,学生不用走班。“定二走一”或“定一走二”也是各校普遍采用的方法。
“我校搭建了拥有46位教师、涵盖11个学科类别的生涯教育团队,并建立起了从课内理论与认知课程到课外实践体验活动的立体生涯教育体系。”陈玲介绍,组织学生利用周末、假期走进职场,更好地认识自我、了解社会,从而更精准科学地选择高考科目、填报高考志愿,规划未来人生。
学生怎么选?
因人而异 综合考量
虽然选科走班有了经验可循,但对于每位即将做这道“选择题”的高中生来说还是有点难。为此,记者邀请经验丰富的老师为大家指点迷津。
“如何科学选科?不能一概而论。”陈玲表示,不同学生有不同的选择思路,具体为:意志坚定者,首选“最相关”科目;兴趣明确者,首选“最喜欢”科目;偏科明显者,首选“最拿手”科目;各科均衡者,首先“最适用”科目;成绩一般者,首选“最自信”科目。比如,有很喜欢的行业,未来的就业方向非常明确,就要选择相关专业要求的科目。
“选科主要从自己的实力、兴趣、特长、就业意向等方面考虑。”陈玲表示,学生要充分了解自己,发挥特长;既要兼顾理想,更要注重现实。
避免陷入选科误区
在多年指导学生选科的经验中,陈玲注意到每届学生往往有一些共同的选科误区,如只看专业覆盖率、只看成绩等。
选择物理学科,未来可选择的专业多、就业范围广,因此一些学生就盲目选择“物、化、生”科目组合。“考生只会被一个专业录取,选科时可以参考专业覆盖率,但是切勿将其作为选科的唯一标准。”陈玲提醒,考生还应考虑自己的学习能力、专业兴趣、就业方向等多方面因素。
“还有些学生在选科时仅仅以成绩为标准,而选择自己分数高的科目。”陈玲提醒,最好不能仅仅依靠高一的成绩就决定选考科目。考生应注意的是高二的学科学习,考生应注意的是高二的学科学习相较高一阶段会有变化,更需要看学科潜力。同时,要考虑成绩和自己付出时间的关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