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都市报12月17日讯(记者 易帆)12月17日下午,第26届中国(海南)国际热带农产品冬季交易会(以下简称“冬交会”)落下帷幕。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冬交会平台影响力进一步扩大,现场订单交易总额59.74亿元,产品订单项目13个,签约金额7.58亿元。
专业采购商5000余名
专业采购商数量较去年增长近3倍
包括世界500强企业在内的2000余家企业参展
现场订单交易总额59.74亿元
现场交易额3853.78万元
产品订单项目13个,签约金额7.58亿元
专设推介区和洽谈签约区,引入金融机构,促进国际国内组团、采购商、企业、银行各方洽谈对接和达成订单交易。邀请国外客商,国内知名协会、农产品批发市场和电商企业负责人,以及香港采购商赴省内代表性企业和生产基地开展实地考察。
●人流量创新高
截至17日14时,冬交会现场人流量约14.9万人次,创下历届新高。
●线上交易火热
今年冬交会邀请了省内外多名拥有千万级以上粉丝量的农民主播参会,开展线上云逛展、直播带货等活动,直播间农产品总销售额200余万元。
●“数字冬交会”
今年是“数字冬交会”运营的第二年,截至目前“数字冬交会2023”线上产品品牌800多个,共计1700多个产品。
据统计,今年C端零售销售总金额达600多万元,平台线上大宗采购金额1.1亿元,平台2024年的意向签约金额5.1亿元。
亮点扫描
品牌助农
冬交会首日,“海南雨林大叶茶”区域公用品牌正式发布。周玉景负责的海南鹦哥岭景红茶叶有限责任公司成为“海南雨林大叶茶”区域公用品牌首批认证的10家单位之一。
周玉景称这一刻是他做茶这么多年来的高光时刻。他告诉记者,他们的种植园位于五指山市水满乡,早期经营模式主要是茶叶种植和批发。5年前,公司创立“鹦哥景红”茶品牌,陆续推出了一批结合海南黎、苗等文化,针对年轻人的茶产品,系列产品深受市场欢迎,远销海外。
“现在有了区域公用品牌,海南雨林大叶茶以非常系统、非常完善的产业链形式呈现在茶行业里面。无论从质量还是品控上,海南雨林大叶茶都以更高标准进入市场,拥有了更大的公信力。”周玉景说,有了公用品牌的助力,企业自身品牌也可以得到更好发展。
各类农产品在品牌的助力下品种培优、品质提升。文昌鸡、琼中绿橙等品牌耳熟能详,“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的矩阵助力多而散、小而弱的海南农业品牌改变“单打独斗”的局面。
海南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孙法军表示,未来海南省要继续强化农产品品牌意识,公用品牌由政府推动,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由企业推动、政府支持,多方合力共同推进农产品品牌化发展。
科技强农
冬交会上,各类农作物的新品种展示着科技赋能农业发展的力量,先进的农业生产设备和技术改变了农业生产的传统模样。
在科技强农馆的一家企业展区内,几台亮黄色的机器引起了很多观众的兴趣。廷捷农业机器人(海南)有限公司市场营销总监张丹梅介绍,这是公司历经7年研发的新能源无人驾驶植保机器人,今年正式开始商用,可用于荔枝园、火龙果园、芒果园等的植保作业。
“机器打药比人工打药效率更高,效果更稳定,最重要的是省药。”张丹梅说,机器打药的成本比起人工打药可以节省30%。
数智赋能,助力农业强国。在科技强农馆的中国铁塔展台,一块巨大的电子屏显示着与其合作市县耕地、河流等的实时监控状态。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产品总监胡威说,中国铁塔充分发挥遍布全国的210万座铁塔的优势,变“通信塔”为“数字塔”,通过“铁塔+大数据+AI+边缘计算”,为农业等40多个行业赋能。目前,全国已有超过21万座“数字塔”,其中78%服务于农业农村领域,为农业产量预估、病虫害防治等的综合研判提供重要数据支撑,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