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4年03月13日 星期三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1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标题导航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怀瑾握瑜 风禾尽起

  海口中学初一直升(2)班 陈佳彤

  古人云“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又云“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爱粮节粮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一个中国人骨子里烙下的最真挚的品德,我们应胸怀“爱粮”之瑾,手握“节粮”之瑜,方能彰显中学生优秀品德。

  夏花绚烂,秋叶静美。粮食,顾名思义就是以粮为食,它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茁壮成长。于我而言,粮食就如“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从被种进土地的那一刻,它就开始了自己的使命,努力破除种皮,探出头来,在土地里抽枝生长。经历四季轮回终探出头来,挂上沉甸甸的麦穗。从充满希望的春天,到郁郁葱葱的夏天,再到层林尽染的秋天,每一粒碗里的米饭都需经历九九八十一关才能来到我们的碗里,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碗米饭看似简单,背后却不知蕴藏了多少辛劳!不爱粮节粮,就是对这粒种子奋斗的一生的不尊重,是对种粮农民的不尊重,是对这种辛劳的不尊重!它用一生,换你饱腹一餐,不爱惜不节约,它奋斗的一生便失去了意义,变为虚无。

  口腹之欲,何穷之有?苏东坡是著名的美食评论家,他曾在给友人的信中写:“口腹之欲,何穷之有?每加节俭,亦是惜福延寿之道。”大意是口腹之欲没有穷尽,懂得节制才能惜福延寿。这也为苏轼后面漂泊却仍自在幸福的日子做下铺垫。当他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时,生活十分窘迫,但是由于他精打细算,每月初一取出生活费分为三十串挂在屋梁上,每天早上取下一串来使用,如有剩余就放入一个大竹筒里,用来招待客人。如此节俭,他方能在如逆旅的人生浪潮中奋起,不被巨浪打败,而是站在浪尖,笑看人生,坦然面对人生起落,拥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胸怀。又如司马光虽高居宰相,仍以节俭为本,认为衣服只要能御寒,食物只要能吃饱就够了,还教导儿子“俭朴为荣,奢侈为耻”,真正做到了“克勤于邦,克俭于家”的政治操守。

  民为国本,粮为民本。国家提倡节约粮食,减少浪费,在经济困难时期如此,在人民小康时也应如此!爱惜节约粮食就是在捍卫节俭风尚和精神。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文明细节虽小,却是“天大的小事”,唯有从点滴小事做起,每餐不剩饭,吃干净最后一颗米饭,我们才能让文明在社会上蔚然成风,才能让爱粮节粮真正成为一种感染力、凝聚力、推动力,进而升华为我们城市的名片,国家的精神,民族的风骨。

  怀瑾握瑜,风禾尽起,爱粮惜粮,从我做起!

  (指导老师:陈康洋)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时政要闻
   第003版:城事播报
   第004版:特别关注
   第005版:特别关注
   第006版:新海南 财经观察
   第007版:城事播报
   第008版:城事播报
   第009版:天天315 我们在行动
   第010版:天天315 我们在行动
   第011版:国内新闻
   第012版:国内新闻
   第013版:国际新闻
   第014版:南国好彩
   第015版:南国好彩
   第016版:习作
怀瑾握瑜 风禾尽起
大榕树
奋斗之花终将盛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