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都市报6月6日讯(记者谭琦 实习生王芦苇) 记者从省营商环境建设厅获悉,近期海南聚焦企业群众关切的“急难愁盼”问题,制定出台公共场所服务提升“1+N”方案,包括《海南省公共场所服务提升攻坚行动总体方案》和交通、城市公园、公共文化场馆(群艺馆)、A级旅游景区、公共博物馆、公共图书馆、公共体育场馆、市场服务、医疗机构等N个配套方案,提升措施共281条。
哪些公共场所还需提升?哪些服务还要改进?此次公共场所服务提升攻坚行动依托报纸、电视和新媒体等载体,向社会公众推出“金点子”征集活动,目前已从第一批3000多条投诉问题建议中梳理出公共场所领域典型问题建议82条,其中66项正在整改,20项整改完成。
针对海口新海港指示标牌错乱、新能源车辆过海难等问题,新海港已全面梳理规范各类港内指示标识46处,新能源车辆出岛全部启用专班专船运输模式;针对海口美兰机场基础设施不能满足不同旅客“多元化、差异化”需求的情况,机场集团分别针对儿童、商务、旅游、国际进出等不同类型旅客,设置儿童娱乐区、充电座椅、充电吧台椅、过夜躺椅等,提供跨境支付设备、货币兑换柜台等多元化服务;针对我省文旅产品数字文化建设和应用不足问题,文旅部门加快推进发展博物馆云展览,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目前已有22个虚拟展厅上线。
此外,针对医院停车难、看病难等问题,省人民医院盘活秀英住院部周边福记南洋市场650个停车位,分流院区就诊车辆停放,并推进自助智慧支付等智能缴费;针对企业群众关切的食品药品安全、消费欺诈等问题,省市场监管部门集中查处并曝光一批典型案例、打造“一户一码”放心消费体系,构建海鲜市场商户诚信评级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