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4年07月24日 星期三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标题导航
收2万元卖了同居女友所生男幼儿~~~海口一男子犯拐卖儿童罪,被判刑7年6个月
职业索赔人买1900元问题特产~~~法院:其4年间发起四十余起同类诉讼,属于“变相的经营行为”;判决返货款,不赔钱
~~~TIPS介入治疗帮她摆脱反复出血困境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职业索赔人买1900元问题特产

状告商家索赔19000元

法院:其4年间发起四十余起同类诉讼,属于“变相的经营行为”;判决返货款,不赔钱

  南国都市报7月23日讯(记者 林文泉 实习生 李彤颖)近年来,职业索赔人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如何判断消费者是否是职业索赔人?文昌市人民法院近日驳回一起购买问题特产索求10倍赔偿的案件,并明确消费者知假买假的行为,将不会被法院支持。

  多次购买问题食品索要10倍赔偿

  原告Y某在被告A特产店购买榴莲干20袋、腰果40盒,共支付1900元。上述商品均没有标注食品进口商名称等中文信息,Y某以A特产店所销售的产品,无法提供合法进口手续及未标注中文信息为由诉至法院,主张退还货款1900元,并支付10倍赔偿金19000元。

  经查,2020年4月至2024年1月期间,Y某在海南省多个市县集中大量买入某一类或某一种产品,绝大多数以本案同款事由向海南各市县不同法院提起四十余起同类诉讼,单个案件中索赔金额高至万元,且在多起案件中存在购买时进行隐蔽拍摄。本案所涉的同款腰果,Y某曾于2022年在B特产超市购买35盒后,同样以产品未标注原产地等中文信息为由向该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主张10倍赔偿。

  法院依法判决返货款不赔钱

  文昌法院审理认为,原告在被告处购买的商品标注的中文信息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九十七条对进口的预包装食品中文标注的规定,案涉商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故原告主张被告向其返还货款的主张,于法有据,法院予以支持。

  虽然原告购买的产品中标注的中文信息不符合食品安全法的规定,但没有证据显示其购买的产品存在质量问题。另外,原告在一定时间段内,集中在多地大量买入某一类或某一种产品,并在购物过程中进行了全程的视频拍摄,然后在不同法院分别提起惩罚性赔偿诉讼,从而通过诉讼获取巨大经济利益。从原告的购买行为及其提起索赔案件的数量来看,并不是一个普通的消费者,基于生活消费需要产生的索赔行为,其行为属于“变相的经营行为”。

  且原告明知案涉产品标识的中文信息存在瑕疵,意图通过处罚性赔偿谋取利益,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故原告诉请被告支付十倍赔偿金19000元的主张,法院不予支持。

  案件焦点

  合理区分“生活消费需要”和“知假买假”恶意索赔

  文昌法院表示,法院一直切实履行维护司法权威与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职责,审理食品安全纠纷案件时,合理区分“生活消费需要”和“知假买假”恶意索赔,对涉及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诉求,积极落实惩罚性赔偿;对违背诚实信用原则,反复购买、恶意索赔的行为,依法予以制止和打击。

  良好的市场经营秩序和公平正义的营商环境,需要社会公众的共同维护。商家应自觉诚信生产经营,消费者应合理合法维权,不能过度维权,更不能借维权的名义实施敲诈勒索,如此才能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和诚信法治的营商环境。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收2万元卖了同居女友所生男幼儿~~~海口一男子犯拐卖儿童罪,被判刑7年6个月
职业索赔人买1900元问题特产~~~法院:其4年间发起四十余起同类诉讼,属于“变相的经营行为”;判决返货款,不赔钱
~~~TIPS介入治疗帮她摆脱反复出血困境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时政要闻
   第003版:关注第九届全国大学生生物医学工程创新设计竞赛
   第004版:城事播报
   第005版:城事播报
   第006版:海南“村VA”2024年“九九杯”海南(文昌)乡镇排球联赛
   第007版:问政海南
   第008版:文化中国行·关注三星堆考古新发现
   第010版:城事播报
   第011版:国内新闻
   第012版:国内新闻
   第013版:国际新闻
   第014版:南国好彩
   第015版:南国好彩
   第016版:习作
又以2.8万元卖了亲生女婴
状告商家索赔19000元
12岁女孩患罕见病常呕血 住院30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