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有关情况。发布会宣布,经党中央批准,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运作将于12月18日正式启动。
全岛封关运作是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标志性工程,是进一步扩大开放的重要举措,具有里程碑意义。那么,什么是“全岛封关”?封关运作后,货物税收政策会有哪些变化?对普通老百姓会有哪些影响?
自贸港政策制度体系初步建立
海南自贸港政策制度体系初步建立,其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4、3、2、1”
4
人流、物流、资金流和数据流四类要素进出更为便利
总计85个国家的人员可免签入境海南
“中国洋浦港”船籍港国际航行船舶总吨位跃居全国第二
资金可在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与境外账户间依法自由便利划转
数据出境实现负面清单管理
3
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投资三大领域加快开放
制定进口原辅料、交通工具及游艇、自用生产设备“零关税”政策
全国首张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出台实施
推出22项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
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开放程度全国最高
2
企业和个人两方面的税收优惠力度持续加大
出台企业和个人所得税税率“双15%”优惠政策
累计减免税额分别超过310亿元和170亿元
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试点范围扩大至全岛
离岛免税购物额度增加至每人每年10万元
1
以海南自贸港法这一专门法律为基础的法治保障不断完善
通过法律形式明确自贸港各项制度安排,出台40余项配套法规,有力保障了改革创新举措落地实施
什么是“全岛封关”
封关,是指将海南岛全岛建成一个海关监管特殊区域,实施以“‘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岛内自由”为基本特征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制度
“一线”放开
是将海南自贸港与我国关境外其他国家和地区之间作为“一线”,实施一系列自由便利进出举措
“二线”管住
是将海南自贸港与内地之间作为“二线”,针对“一线”放开的内容实施精准管理
岛内自由
是在海南自贸港内,各类要素可以相对自由流通
“封关”≠“封岛”
封关不是封岛,封关是为了开放,为了发展,准确讲就是几个关键词,封关运作、扩大开放、加快发展。封关后海南与国际的往来将更加顺畅自由,与内地的联系更加便捷高效。这对于加快吸引全球优质要素集聚,促进海南自贸港高质量发展,为全国改革开放探路开路,具有重要意义。
现阶段封关政策措施有哪些
具体可以概括为“四个更加”
实施更加优惠的货物“零关税”政策
“一线”进口的“零关税”商品税目比例将由21%提高至74%,在岛内享惠主体之间可以免进口税收流通,加工增值达到30%的可免关税销往内地
实施更加宽松的贸易管理措施
在“一线”进口方向,对全国现有的部分禁止、限制类进口货物作出开放性安排
实施更加便利的通行措施
以岛内现有8个对外开放口岸作为“一线”口岸,对符合条件的进口货物径予放行;设置运行海口新海港、海口南港等10个“二线口岸”,对进入内地的货物创新采取多种便捷通行举措
实施更加高效精准的监管模式
对“零关税”货物、放宽贸易管理措施货物等实行低干预、高效率的精准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