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5年08月14日 星期四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标题导航
万宁月塘村“三廿一”惨案幸存者:日军屠村杀害190名村民~~~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万宁月塘村“三廿一”惨案幸存者:日军屠村杀害190名村民

我被母亲带走逃过一劫

  华侨抗日救亡筹赈活动。

  万宁民众庆祝抗战胜利。

  (图片均由中共万宁市委党史研究室提供)

  万宁市月塘村位于万城镇南约3公里处,村里的祠堂旁有一座月塘村“三廿一”惨案纪念碑,85岁的村民朱学基经常会来这里坐坐。纪念碑正面是记录这场惨案的碑志,侧面是189个受害者的姓名。

  根据1995年万宁县政协文史办公室编撰的《万宁文史——铁蹄下的血泪仇》记录,1945年5月2日(农历三月廿一),日军集结300余人包围月塘村,对村民进行了持续数小时的血腥屠杀,190名村民遇害、33人受伤、30余间房屋被烧毁,制造了万宁历史上骇人听闻的“三廿一”惨案。

  南国都市报记者 张野

  85岁幸存者

  “我们总有一天要离开

  但是历史不能被遗忘”

  月塘村位于太阳河中游,抗日战争时期,是连接六连岭革命根据地和瑞安乡(现万宁市东澳镇)的必经之地。加之村前后草木茂盛,地形隐蔽,成为共产党地下活动据点。因此,日军把月塘村视作眼中钉,非拔掉不可。

  1945年5月2日(农历三月廿一)黎明,日军以有共产党活动为由,出动300多人,包围月塘村,对村民开始惨绝人寰的屠杀。在《万宁文史——铁蹄下的血泪仇》一书中,详细记录了屠杀的惨状——

  “这伙法西斯强盗入屋抢劫,逢人便杀,不论男女老幼,近则刀刺,远则枪毙。”

  “有人逃跑被打死,有人被用刀砍下头颅,睡在摇篮里的婴儿被用刺刀捅入胸口后举起往高空抛掉,鲜血四溅……”

  “逃避后幸存的村民跑回村里,看见处处都是尸体,有的断了手脚,有的断了头,有的瞪着大大的白眼,有的被脱光衣服裸露着身体……”

  屠杀发生时,时值4岁的朱学基被母亲带出村外,逃过一劫。成长过程中,村里人从未停止过讲述这件事,在朱学基的记忆中也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侵略者随随便便进来杀了那么多无辜的人,太难受了,永远都忘不了。”

  在纪念碑的名单上,朱学基指着两个名字,“这是我的两个堂叔,一家死了5人,一家死了2人。”朱学基说,整个村子基本上都是同宗同族的兄弟姐妹,时至今日,村里的老人们聊起当年死去的亲人,还会忍不住流泪。

  岁月流逝,如今,村里仍然健在的幸存者越来越少,朱学基也从听故事的人变成了讲故事的人。有时候他去镇上理发,年轻人让他讲讲当年的历史,他都会不厌其烦地说给他们听。

  2007年,月塘村开始筹建“三廿一”惨案纪念碑,朱学基带领村里的老人开始系统性地梳理“三廿一”惨案的历史资料,对1939年至1944年之间日军杀害月塘村无辜村民登记造册,时间、地点、人名、过程均有详细记载。

  “我们总有一天要离开,但是历史不能被遗忘,希望能够通过我们的努力,让年轻人铭记历史,不忘伤痛。”他说。

  铁蹄下的血泪

  1939年至1940年

  日军在万宁制造多起大规模屠杀

  1939年2月,侵华日军侵占海南岛,为将海南岛变成其“南进”的经济及军事基地,实施了7年的血腥统治。

  日军侵占万宁期间,实行野蛮的“三光”(烧光、杀光、抢光)政策,血腥镇压抗日军民。据万宁党史一卷记载,被日军杀害的万宁无辜群众达1.85万余人,仅1939年至1940年之间,日军就在万宁制造了三起屠村惨案。

  龙滚狗颈石大屠杀,是日军侵占万宁后制造的最凶残的重大惨案之一。狗颈石是离龙滚蓝田村不远的海边的一座大礁石。1939年10月12日至13日,3名日军在福山村抢劫财物,奸妇女,被发现后逃走。10月14日,驻万宁日军调动100多名日伪军,水陆两路包围了福山、蓝田等10多个村庄,“进剿”至海边时,发现狗颈石旁有人,不论男女老少统统杀死。这一天,日军烧毁房屋200多间,杀死无辜群众100多人,死难者大部分是妇女儿童。

  西截村是万宁和乐地区较大的村庄之一,村庄半渔半农,村民多以捕捞港北内海的鱼虾为生。1939年10月,后安坡仔村汉奸冯德儒故意制造事端,偷走日军在龙头湾渡口摆渡的木船,并向日军诬告说是西截村村民所为。

  19日凌晨3时,日本出动100多人,包围西截村,进村后,不择手段,挨家挨户杀光杀绝,3小时内杀死村民115人。其中,钟明绪、陈家昌等30多户村民,全家大小无一幸免,成为绝户。

  丰丁村是东澳小海边的一个小村庄,全村只有48户172人,村民世代以烧石灰和煮盐谋生。有一天,日本汉奸杨永光发现丰丁村路口没有插日本国旗,便密报万城日军。1940年11月28日凌晨,100多名日军包围了丰丁村,进村屠杀。这一天夜里,丰丁村被日军杀死42人,伤4人,日军撤离路过东澳村时还打死了8名东澳村村民。

  不屈的抗争

  万宁军民英勇抗击侵略者

  伴随着日军的一系列暴行,万宁军民的抗日斗争也从未停止。

  1939年7月,陵水县城失守后,万宁面临日军入侵的危险,中共乐万县委和万陵保督导处共同组织万宁抗日军民,在陵水至万宁的必经之道——牛岭隘口,构筑防御工事,派兵严加把守,屡次打退日军的进攻,但在汉奸的出卖下,日军最终还是攻入万城镇,万宁沦陷。

  1940年6月,万宁军民在六连岭根据地成立了乐万县抗日武装经济队。1941年春,琼崖特委和抗日总队派冯继志、冯正到六连岭,以武装经济队为基础,建立抗日总队第九中队,同年,又扩编为琼崖抗日总队特务大队,多次主动寻找战机打击日军,取得多场以少胜多的重大胜利。

  1941年10月10日,中共乐万县在六连岭抗日根据地的加索村召开群众大会,成立了万宁县抗日民主政府,成为万宁抗日根据地最高的政权机关,标志着万宁抗日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为了更好地联络共产党员和进步群众共同抗日,乐万县委建立了乐万县交通联络站。1940年改为乐万县交通站,为抗日组织传递情报,一直坚持到抗日战争的胜利。

  抗日战争还取得了万宁华侨的大力支持。1938年,马来西亚华侨在新加坡成立了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旅居马来西亚的万宁华侨也积极组织当地的华侨支持家乡的抗日斗争,他们捐款捐物,郭曼果、韩健等万宁华侨率先潜回祖国内地参加国内的抗日战争,为琼崖人民夺取抗日斗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最后的反击

  粉碎日军“蚕食”与“扫荡”

  为了加强对万宁地区的“蚕食”和“扫荡”,1943年8月1日,日军飞机对六连岭狂轰滥炸,尤其集中火力扫射加索、加荣、田头、上城丁狗等抗日村庄。从此,日军向六连岭的全面“蚕食”和“扫荡”开始。

  1943年10月,为了彻底粉碎日军对万宁全面“蚕食”的阴谋,中共乐万县委和万宁县抗日民主政府组织民众,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一场大规模的破击战。17日晚,时任万一二区委书记的周训堂带领3700多名群众,手持锯子、斧头、大刀或炸药、煤油,把从乐会乌皮桥至万宁兴隆的60多公里长的桥梁、涵洞,日军的电线电杆全部摧毁。这给予日军的“蚕食”有力的回击。

  为了粉碎日伪军诱降阴谋,在琼崖东区军政委员会主任庄田的指挥下,中共乐万县委开展一场“白皮红心”式的斗争,策划“青田伏击战”。派万三区龙文乡民救会副主任周济安,向日军自首,取得日军信任后,向日军提供情报,把日伪军引入事先设好的伏击圈——青田岭。青田岭伏击战,歼灭日伪军48人,缴获轻机枪1挺,长短枪30多支和弹药一批。青田伏击战后,日军对周围的汉奸敌伪人员进行一次大甄别、大清洗,杀掉日伪汉奸数十名。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宣布无条件投降。1945年9月19日,日军全部撤离万宁。至此,万宁人民的抗战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万宁月塘村“三廿一”惨案幸存者:日军屠村杀害190名村民~~~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政经要闻
   第003版:特别关注
   第004版: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第005版:老照片背后的抗战故事
   第006版:自贸港·人物
   第007版:城事播报
   第008版:城事播报
   第009版:南国+
   第010版:南国聚焦
   第011版:南国财富
   第012版:南国关注
   第013版:资讯
   第014版:习作
   第015版:银发族
   第016版:生活通
我被母亲带走逃过一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