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5年08月15日 星期五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1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标题导航
老照片留存烽火记忆:~~~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老照片留存烽火记忆:

秀英炮台打响琼岛抗战第一炮

  本版组图:日军占领海口秀英炮台的老照片(记者 陈望 翻拍)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一组尘封的抗战老照片被重新聚焦,它们无声地诉说着1939年初春,在海口秀英炮台这片热土上,中华儿女用血肉之躯筑起不屈屏障的悲壮史诗。

  近日,记者走进海口秀英炮台,寻找琼崖抗战史上那段悲壮的记忆。

  □南国都市报记者 陈望 实习生王佳婧

  始建于1891年的秀英炮台,与天津大沽炮台、上海吴淞炮台、广东虎门炮台同为清代晚期闻名遐尔的四大海岸炮台,是我国近代史上重要的海防屏障,素有“海口锁钥”“海南保障”的美誉。

  如今,秀英炮台仅振武台仍保留原来的面貌,其余四座炮台的地面防御设施为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所修建。清代所置的五门大炮已遭毁坏,现见到的铁炮,是仿原克虏伯兵工厂产的洋炮,由海南铸管厂制造。

  “秀英炮台展馆内保存着几张日寇侵琼老照片,在血雨腥风的岁月里,秀英炮台见证了琼崖军民同仇敌忾抗倭御敌的不屈抗争史。照片背后,是海南岛抗战史上最悲壮的一页。”秀英炮台工作人员梁女士向记者讲述那段历史。

  1939年2月,数千名侵华日军在30余艘舰船和50余架飞机的配合下,大举进攻海口。2月10日,沉睡半个世纪之久的古炮台发出了怒吼!面对残暴的日本侵略者,在老炮长陈起纲的率领下,60多名前清老兵及其后人重返炮台,用笨重的古炮与日军的飞机和军舰展开激战。出其不意的炮火迫使日军改道天尾港进行登陆。在3个小时的激战中,陈起纲等人共发射炮弹百余发,打响了海南人民抗日的第一炮。这场战斗也成了秀英炮台建成后打过的唯一一仗。

  秀英炮台这场持续3个小时的炮击战,有效延缓了日军登陆的时间,为琼崖军民撤退争取了时间,也减少了海口和府城的损失。战斗中,年逾六旬的老炮长陈起纲身负重伤,他的战友陈才章等十余人则壮烈牺牲。

  为铭记这群英勇炮兵,1995年,海口民众在金牛湖烈士陵园为他们集体立碑。碑文上镌刻“陈起纲、周福来、陈才章”等60余名参战将士姓名——这些名字,是琼崖儿女抵御外侮的集体象征。

  每一年的清明节,附近村民、学生都会主动来这里祭祀、缅怀这些抗战先烈。他们的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少年深植爱国情怀。

  记者注意到,照片中记录着日军侵占秀英炮台的场景,日军士兵趾高气扬地站在炮台残骸上挥舞军旗的照片,是民族屈辱的冰冷见证。然而,秀英炮台的陷落,绝非抗争的终结,恰恰是琼崖大地更猛烈抗日烽火的起点。

  如今硝烟早已散尽,这座拥有一百多年历史的古炮台隐于万绿丛中,附近一片片社区,是海口市民美丽祥和的家园。昔日的战场已化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周边很多学校的青少年以及八方游客慕名而来,讲解员指着修复的炮位和斑驳的弹痕,向人们讲述着那段烽火岁月。

  时光流转,炮台静默矗立,它不再发射抵御外侮的炮弹,却以历史的重量,持续向今人与来者发出振聋发聩的警示:勿忘国殇,吾辈自强!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老照片留存烽火记忆:~~~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政经要闻
   第003版:封关之年看海南
   第004版:“首”望自贸港
   第005版:“首”望自贸港
   第006版:民生视线
   第007版:民生视线
   第008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关注全国生态日
   第010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关注全国生态日
   第011版:老照片背后的抗战故事
   第012版:城事播报
   第013版:习作
   第014版:萌新闻
   第015版:萌新闻
   第016版:生活通
秀英炮台打响琼岛抗战第一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