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5年09月09日 星期二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1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标题导航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阿婆的凉茶摊

  五指山市五指山中学高二(7)班 李晶晶

  五指山老街的太阳刚晒热石板路,阿婆的凉茶摊就支起来了。旧木桌上摆着茶壶和粗瓷碗,碗边结着深色茶垢。这小摊,守护了我整整十六年的健康。

  现在,即将升入高三的我,每天都忙得脚打后脑勺,为了能多抽出一点学习的时间,我的饮食规律和习惯逐渐被打乱:早饭啃两个面包,冰奶茶当水灌。直到那天课上,数学符号在黑板上化成扭动的黑蚁,冷汗浸透校服后背——胃揪心似地疼。校医室里,血压计冰凉的臂带勒紧胳膊:“血压太低!你再这样不爱惜身体,迟早要出大事的。”

  这次痛彻心扉的经历,让我懂得了阿婆的草药有多珍贵。从前我总嫌阿婆的凉茶土气。当同学在朋友圈晒奶奶煮的茶有多香时,我却把小店里的奶茶当至宝。现在,我只能埋头灌下褐黄色的药汤,舌根上的苦味久久不散。“阿晶呀,零食坏胃,山草养人,凉茶养心肝哩。”如今,阿婆的叮咛,再也不会混着街市车铃,被我当山风过耳甩在身后。

  晨光里的草木课,教我读懂身体的密语。次日凌晨五点半,露水还坠在木槿花苞上,阿婆已挎着竹篮等候在门前。“走,采你的救命草去。”她牵我钻进麻石巷,边蹲身抠石板缝里的草木,边给我讲解道:“瞧,这铜钱草清心明目。”“五指毛桃,专治你熬夜的虚症。”

  炉前,阿婆佝偻着腰身吹旺炭火,壶嘴白汽顶得盖子轻跳。她拈起晒蔫的鸡蛋花投进沸水,喃喃道:“花要半开,药性才柔。”氤氲的雾气里,苦丁茶的涩混着野菊的香——原来所谓的养生,不过是阿婆龟裂的指尖从土地里捧出的最诚实的滋味。

  从那以后,粗瓷碗成了我的护身符。课桌里多了个军绿色水壶,装满鹧鸪茶,我课间喝两口,嗓子像被山泉洗过般舒爽。一拧开壶盖,好友便凑近深嗅,不由得赞道:“哇!这茶香像把清晨的椰林装进壶里了!”

  周末帮阿婆晒草药,我学了些门道:舌尖发红的喝竹蔗茅根水,手心汗粘的喝茯苓薏米汤。同桌生理期痛得蜷在凳上捂小腹,我带了碗温热的益母草姜茶给她——那是阿婆传给我的“女儿经”。同桌小口啜着,睫毛挂着泪忽闪,感动地说:“嘿,这不仅比药丸子好咽,还比止痛药舒坦。”我替她拢好校服衣领,说:“那当然,相比于冰奶茶,它暖的是可是咱们的根呀。”

  晚风里的茶碗,盛着海岛的明天。晚自习散场,家门口的灯泡晕开一团暖黄。阿婆将粗瓷碗推过来,催促着说:“趁热喝,小口咽。”茶汤滚过舌尖,初苦后甘,神清气爽。“读书和煲汤一样,求不得快,猛火煎不出真味道。”阿婆看向山外璀璨处,颇有深意地说:“身子是地基,夯结实了,将来才能给咱海南起高楼呀。”我仰头饮尽最后一口,暖流漫向四肢。此时,我彻悟:健康是粗瓷碗里浸润的温厚,是阿婆佝偻背影撑起的荫凉,是药篓里带露的草叶,更是我们这群海岛姑娘,能赤脚奔跑在时代潮头的底气——以草木为铠,以烟火为帆。

  唯有这副筋骨养结实了,笔才握得牢,脚才踏得稳,将来家乡的建设总要手脚利索的年轻人去扛大梁。(指导老师:常要中)

  小AI点评

  作者选取生活中常见的凉茶摊作为切入点,素材真实可感,同时将传统草药知识与现代青少年的不良生活习惯相结合,这种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使得文章内容新颖独特,区别于常见的写亲情的作文题材。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政经要闻
   第003版:封关之年看海南
   第004版:问政海南
   第005版:城事播报
   第006版:民生视线
   第007版:城事播报
   第008版:城事播报
   第009版:南国+
   第010版:南国聚焦
   第011版:南国观察
   第012版:南国关注
   第013版:活动
   第014版:习作
   第015版:自贸港·人物
   第016版:生活通
编者按
阿婆的凉茶摊
军训让我成长
我心中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