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迈中学高三(12)班 王应程
在澄中的美好时光里,总有一些身影,如星芒穿透雾霭,悄然照亮成长的轨迹。那位身着浅白衣服的语文老师,虽非我的任课教师,却以独特的温度,在文学与生活的交融处,为我铺就一条温情洋溢的成长之路。
她是浅草文学社的指导老师,文字于她,是记录生活的密码,能将琐碎日常凝练成诗。我虽未正式入社,却因她的包容,成了独特的“编外成员”。县作家协会举行文学采风活动,她特意唤我同行。在福丰山庄,她指着湖畔的咖啡座说:“你看,故乡也可以是咖啡杯里氤氲的山海故事。”那一刻,我恍然悟得,文字的力量在于打捞生活的细腻。在活动现场,我们遇见澄中百年校庆系列活动的主持人时,她比我们还雀跃,帮我们定格与偶像同框的瞬间,眼里闪着孩子般的纯粹。平时的她也爱把草木枯荣、人间烟火都收进文字锦囊,这份对世间的热忱让我明白,原来文字不必端着架子仰望星空,也可以俯身贴近生活里触目所及的日常。
她更是我逐光路上最坚定的扶手。“科普小先生”比赛时,要一边做实验,一边与观众互动,她像变魔法般,教我把专业知识融成俏皮话。“就当是和观众唠家常呀。”她眨着眼示范,瞬间点燃了知识的趣味。无数个备赛的深夜,她的幽默是最好的解压剂,因为那些笑声里,藏着让我勇敢奔赴舞台的力量。
她爱把生活写成诗,连我们深夜备赛的剪影,都成了她笔下的记忆。记得那晚,我诵读着《朱国胜致战友》,她静静坐在一旁,时而认真倾听,时而提出建议,目光里的期许比星光还亮。后来,我在她发表的《北斗星》里读到:“那些与海南解放血脉相连的文字,化作历史回响在夜色中激荡……”我才惊觉,自己投入的模样,早已被她温柔地收录进岁月的诗行。在她眼中,我们并肩追梦的剪影,本就是最值得珍藏的风景。
生活中,她的细腻如春日柔风。龋齿拔牙后,她像家人一样关心我,询问我是否发烧、消肿了没有。第二天,她记挂着我嚼不动硬食,还特地带我去校外,为我挑选软糯可口的食物。坐在她的小电驴后,看着阳光透过她的发梢,暖意涌上心头,连疼痛仿佛都浸满了暖意。
她是师,是友,是生活的诗意捕手。在她身旁,我触摸到文学的温度,也撞见人性的柔光。
(指导老师:罗海强)
小AI点评
《遇见一束光》以温暖笔触勾勒出语文老师形象。老师于文学与生活间,为学生铺就成长路,是逐光扶手、诗意捕手。从文学指导到生活关怀,点滴细节尽显师恩。借教师节致谢,文辞优美,让读者深切感受到这份珍贵师生情,宛如暖阳,温暖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