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都市报10月13日讯(记者 杜倬荷)近日,海口市第二十五小学四年级学生代表赴北京开展“红领巾心向党 少年志践于行”——行走的思政课研学实践活动。同学们用脚步丈量祖国,在红色遗址、城市地标等场景中,完成了一场场跨越时空的思政教育实践。
海口市第二十五小学学子分组走进黄城根小学四年级各班,沉浸式体验北京校园生活,京琼情谊在互动中悄然升温;学校教师则积极融入黄城根小学的班主任培训会议,学习教学模式与课堂管理经验,在“听”与“学”的转化中积累干货,在“学”与“思”的碰撞中打磨教育教学细节,实现师生双向成长。
活动期间,师生们探访了多个具有代表性的地点:在圆明园遗址公园内,学生们听导师讲述相关历史,领悟“铭记历史非记恨,而是努力变强”的道理;在中国科技馆里,学生们畅游各个展区,科学的种子悄然在心中扎根;在颐和园中,学生们品味园林艺术,传承中华文脉。
此外,大家还赴香山参观主题展,登居庸关长城知抗战史,游故宫开展小组研学,一场场实践活动让思政学习从课堂延伸到实景,在实践中筑牢理想信念。
“此次海口学子赴京研学,搭建起京琼校际交流的坚实桥梁,让师生在互学互鉴中实现双向成长。”海口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这种“思政+实践”的深度融合模式,既拓宽了育人视野、丰富了育人路径,更为全市深化“五育并举”、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范例。
下一步,海口市教育局将持续深化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积极推进中小学打造“行走的思政课”项目品牌,发挥红色资源育人功能,同时通过常态化开展实践研学活动,引导青少年在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筑牢精神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