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都市报12月25日讯(记者 王燕珍)友谊阳光城作为海口热门商圈之一,其周边路段因车流量大、人流密集而常出现交通拥堵现象,这不仅影响了市民的日常出行,也对周边商业环境造成了不利影响。面对这一情况,近日海口公安交警迅速行动,深入实地展开调研,详细分析交通拥堵的成因与关键痛点。科学制定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改造方案,以实际行动为市民打造便捷、高效、安全的出行环境。
据交警介绍,改造前,以下原因造成交通乱象丛生:一是停车秩序混乱;二是掉头组织不合理;三是通行空间不足。尽管规划有4车道,但受临时停车和掉头车道排队等因素制约,实际供过境车流使用的有效车道仅剩一条。
据交警介绍,改造举措首先是优化道路断面布局。他们将原本的人行道改造为非机动车道,原非机动车道升级为即停即走车道,使车道数量由4条增加至5条。同时,引导行人通过阳光城广场通行,有效减少了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相互干扰,提升了道路资源的利用效率。
同时,整治停车秩序。对即停即走车位进行科学优化,设定60秒停靠时间限制。在关键位置增设违停抓拍设备与交通警示标志牌,全面规范路段停车,有效遏制了车辆乱停乱放现象。
其次,攻克掉头难题。增设并联式掉头车道,可同时容纳三辆机动车掉头,显著提升了掉头效率。同时,完善非机动车引导设施,确保各类车辆各行其道,保障了交通的有序性与流畅性。
据交警介绍,友谊阳光城前的交通状况焕然一新,路段拥堵和掉头困难等问题得到有效缓解。经数据统计,整体交通通行能力大幅提升约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