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5年01月17日 星期五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标题导航
~~~省人大代表纷纷建言献策
~~~代表委员建议:用好大数据创造便捷出行环境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常出行的安全“bugs”怎么治?

代表委员建议:用好大数据创造便捷出行环境
  海口凤翔西路一处非机动车道上的挡车石贴上反光条。

  南国都市报1月16日讯(记者 王康景 文/图)挡车石不贴反光条、已投用道路不设红绿灯、道路坑洼、停车难、断头路……城市公共出行安全的“bugs”怎么治?2025年海南省两会召开之前,“问政海南帮帮团”记者走访城市街头聆听民声,并邀请了省政协委员走访问题现场收集民意,“捎话上两会”。在今年海南省两会上,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纷纷开出“药方”,建议加强大数据应用和强化公共出行安全教育,同时“花小钱办大事”,消除隐患为群众创造更加安全、顺畅的出行环境。

  巧用大数据合理优划红绿灯

  海南省政协委员谢飞认为,针对部分已建成投用但迟迟不安装红绿灯,导致人车抢行隐患多的问题,应该适当增加一些道路标识牌,同时对交通参与者进行教育培训和宣传。

  “此外,既然道路已经投入使用,还出现混乱的情况,这考验的是城市管理服务的综合水平。”谢飞说,红绿灯要跟上道路建设,同时也要运用科学的手段来优化红绿灯的使用。运用信息学和大数据来优化红绿灯的读秒时间,能有效保障群众的一次性通过马路。

  谢飞表示,在国外,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在利用人们上下班时间充分进行大数据筛查,比如多少秒可以让汽车通过路口,不同流量下的通过时间是多少,而行人又需要多长时间才可以顺利通过红绿灯路口,根据筛查出来的大数据来进行红绿灯读秒布局。

  针对市民群众反映的公共出行问题,早在今年1月7日下午,“问政海南帮帮团”邀请了海南省政协委员、海南省律师协会副会长、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主任李君一起走访了问题比较典型的海口沙博路与南沙路路口。

  “投用的沙博路进入南沙路位置斑马线没有设置红绿灯、现场人流车流紊乱、路两边的挡车石没有反光标志且已被撞得伤痕累累……”李君边走访边观察,并做好记录。

  “这些都是体现城市管理精不精细、科不科学的地方,比如挡车石贴反光标志,本来应该是花小钱就可以办的民生实事,红绿灯设置也应该规划在前、同步跟进。”李君说。

  其实,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杭州等地,就有不少市民反映挡车石缺少反光标志带来隐患和安全事件,职能部门迅速采取行动为挡车石贴上反光标志的案例。

  培养安全出行意识“从娃娃抓起”

  在采访参加今年海南省两会的省人大代表和省政协委员时,也有对公共出行隐患的成因、对策提出明显有差别的看法。

  “就拿路口有无红绿灯来说,我生活的街区路口的红绿灯,因为台风摩羯出现了损坏,好一段时间没有恢复使用。”海南省人大代表蔡晓辉说,电动车、汽车和行人混行的情况突出。

  他表示,路口安全问题,关键还是要加强人们安全交通意识培养,汽车过路口要主动减速观察和让行,行人和电动自行车也一样要一慢二看三通行,这些交通意识要从小培养和教育。

  他还表示,诸如挡车石贴反光条与否,投入使用的道路有无红绿灯,职能部门也需要加强精细化管理,从群众的需要出发,尽量采取措施减少隐患。

  海南省政协委员刘泽林认为,要加强老百姓安全意识的培养,政府职能部门可以对道路安全隐患进行巡查,列出隐患的清单,并明确不同类别的问题交由什么部门来处理,避免推诿和责任不清。

  “不论是挡车石还是红绿灯的设置,都应该有一定的规范和标准。”海南省人大代表王玉玲表示,挡车石安装反光条不仅有助于骑车者步行者看清障碍,即便目前的法规条例没有明确约定,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来完善。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省人大代表纷纷建言献策
~~~代表委员建议:用好大数据创造便捷出行环境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时政要闻
   第003版:阔步新征程 潮涌谱新篇
   第004版:阔步新征程 潮涌谱新篇
   第005版:阔步新征程 潮涌谱新篇
   第006版:阔步新征程 潮涌谱新篇
   第007版:阔步新征程 潮涌谱新篇
   第008版:阔步新征程 潮涌谱新篇
   第009版:新春走基层
   第010版:起跑即冲刺 开局即决战
   第011版:城事播报
   第012版:国内新闻
   第013版:国内新闻
   第014版:国际新闻
   第015版:萌新闻
   第016版:习作
三亚经济圈如何协同发展?
日常出行的安全“bugs”怎么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