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玉沙实验学校六(6)班 骆宣成
我的拿手好戏是三招抓蚂蚱。我练就这个绝活缘于一次班级“生物角”主题活动,老师要求带上自己的小生物到班级展示交流。我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便决定与我的好朋友豆豆前往小区的后山寻找蚂蚱,虽然在这之前我从未抓到过一只蚂蚱。
豆豆将他抓蚂蚱的三角猫功夫向我倾囊相授,他讲得眉飞色舞,我听得津津有味。在豆豆无懈可击的理论指导下,我摩拳擦掌地上场了。可是,没想到抓起蚂蚱来这么难。一会踢到了草丛中的石头;一会儿被爬藤绊了一跤;看准的蚂蚱,一眨眼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开始琢磨到底怎么才能抓到蚂蚱。
我观察豆豆是怎么抓蚂蚱的。草叶下,阳光里,阴影中,我努力锁定那一个个矫健敏捷的小身影,我观察着它们喜欢藏身的地方,观察它们的动作,观察它们活跃的路线……
很久之后,我准备大显身手,现实却狠狠给我上了一课。我刚迈出脚步就惊走了蚂蚱;好不容易扑到一只,一抬手,到手的蚂蚱从手心趁机溜走了,真是气煞我也。
不久,我便又锁定了一只圆头的小蚂蚱,它正端坐在草尖眺望远方。我刚要下手,眼前黑影一闪,已然成了豆豆手下的“可怜虫”。
看到豆豆轻而易举抓到蚂蚱,我自信满满地寻找下一个目标。突然一只硕大的蚂蚱映入眼帘,深灰色的后腿看上去坚韧有力,如果抓到它,一定会成为“名虫之星”。我还没靠近,它已经越过草丛,直冲云霄了;再次锁定目标,奋力一扑,撞到了墙上,起了个大包;好不容易抓着,一看只有一条腿;又抓到一只,却只捏了个翅膀……
不气馁!之后的两个月,一放学我就一头扎进小区后山抓蚂蚱,并在失败中不断总结经验,经常一身草一身泥的回家。终于,我练就了三招抓蚂蚱的绝活。
三招抓蚂蚱:一看,又厚又丰盛的草是蚂蚱的最爱;二踢,向草堆深处踢踢,蚂蚱就会猛地跳出草丛;三抓,要眼疾手快,看准蚂蚱飞快的身影,张开双手,奋力向前一扑,将蚂蚱捂在手心拢住,然后小心取出,这时一定要小心翼翼,动作轻柔又快速。
小小蚂蚱,抓到不易,动手又要动脑,实践出真知,理论还要结合实际。而生活中,做什么事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指导老师 田田)
小AI点评
这篇作文以“抓蚂蚱”为主线,生动地展现了作者从失败到成功的过程,充满了童趣和成长的智慧。文章通过详细的描写,如蚂蚱的形态、抓蚂蚱的动作和场景,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作者在失败中不断总结经验,最终练就抓蚂蚱的绝活,体现了“实践出真知”的道理。语言幽默风趣,情节跌宕起伏,充满了生活气息。结尾升华主题,将抓蚂蚱的经历与生活哲理相结合,富有启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