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5年07月24日 星期四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标题导航
~~~——国新办新闻发布会答记者问实录摘登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封关运作 扩大开放 加快发展

——国新办新闻发布会答记者问实录摘登

  7月2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有关情况,吸引了来自53家境内外媒体的93名记者采访报道。海南省委书记冯飞、省长刘小明、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王昌林、财政部副部长廖岷、商务部部长助理袁晓明、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现将发布会答记者问实录内容摘登如下。

  关键词:抓好封关政策落地实施

  新华社记者:全岛封关运作涉及面广、创新性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请问海南省将采取哪些具体举措,切实抓好各项政策落地实施?

  冯飞:封关运作是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标志性、基础性工程,具有里程碑意义,当前的重中之重就是抓政策落实。我们将准确把握封关运作使命,切实履行主体责任,按照政策项目化、任务清单式、效果可评估的方式全力以赴抓好落实。

  首先,从增强经营主体和人民群众获得感的角度抓落实。一项政策的落地效果怎么样,最直观的体现就是企业和老百姓的感受。我们将抓好政策宣传解读、指导服务和国际化大招商,确保企业和老百姓在了解政策上应知尽知,在使用政策上应享尽享。

  其次,从制度集成创新的角度抓落实。从更有利于企业自由、便利、合规用政策的思路,推动封关运作政策和已经落地实施的各项自贸港政策之间贯通,发挥“1+1>2”的政策叠加效应,用真刀真枪的改革创新收获真金白银的政策红利。

  同时,从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交汇点的角度抓落实。封关运作政策落地,本身就是深化制度型开放的一部分。我们将加快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建设“两个基地”“两个枢纽”“两个网络”,也就是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总部基地和境外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总部基地、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航运枢纽和面向太平洋印度洋的航空区域门户枢纽、国际经贸合作网络和国际人文交流合作网络,让海南的外资更多、外贸更活、外国人更安居乐业,更密切地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以政策落地的实际成效彰显“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的坚定信心和重大机遇。

  关键词:推进海南自贸港与

  阿拉伯国家的合作

  中阿卫视记者:海南自贸港在推进与阿拉伯国家的经贸合作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未来是否会推动更多中阿文旅合作项目?比如开通直航航线或者举办特色经贸文化活动。

  冯飞:近年来,海南与阿拉伯国家的经贸合作持续升温。海南洋浦港与阿布扎比港建立姊妹港关系,洋浦港与阿布扎比的海上航线、海口与迪拜的空中航线都已经开通,进一步织密中阿之间的“海上丝路”和“空中丝路”。阿布扎比哈利法经济区、迪拜国际自由区、迪拜杰贝阿里自由区还是海南自贸港的全球自贸区(港)伙伴。近3年来,海南与阿拉伯国家联盟的货物贸易进出口额年均增长超30%,2024年超过240亿元。

  封关运作后,海南自贸港将充分发挥国内国际双循环交汇点的优势,以更大力度深化与阿拉伯国家在经贸、旅游、文化、教育、清洁能源等领域开放合作。随着双方合作不断深化,会有更多直达航线开通和更多特色经贸文化活动,促使双方在文化交流、民心相通的基础上共创机遇、共享繁荣。欢迎阿拉伯国家的企业来海南自贸港投资兴业。

  关键词:构建具有海南特色和

  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

  中国财经报记者:刚刚会上宣布12月18日海南正式启动全岛封关运作。请问海南省将如何以此为契机,加快高质量发展步伐,构建具有海南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冯飞:构建具有海南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明确要求。我们基于海南比较优势,推动形成产业竞争优势。封关运作之后,更有利于汇聚全球要素、配置全球资源、促进产业发展。具体可以从“4532”这四个数字去抓。

  所谓“4”,就是推动四大主导产业补链延链、优化升级,这四大产业目前占GDP的比重是67%,我们5年提高了13.7个百分点。旅游业方面,将高标准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打造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现代服务业方面,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已举办五届,并将新型贸易的服务半径向国际特别是东南亚等区域拓展。高新技术产业方面,壮大海上风电、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等产业集群。热带特色高效农业方面,让“新奇特优”热带果蔬丰富国人的“菜篮子”“果盘子”。

  所谓“5”,就是“五向图强”打造新质生产力重要实践地。这是根据海南独特的气候温度、海洋深度、地理纬度、生态绿色等资源禀赋优势和自贸港开放政策优势来明确的。坚持“向种图强”,打造世界一流生物育种专区,让海南的种子走向世界。坚持“向海图强”,发展深海科技,努力再造一个“海上海南”。坚持“向天图强”,以商业航天发射场资源“以场带产”发展火箭链、卫星链、数据链和“航天+”产业。坚持“向绿图强”,建设“海南低碳岛”,将海南产品和服务的“碳足迹”降到很低,增强国际竞争力。坚持“向数图强”,发展国际数据中心和AI大模型,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乘势而进。

  所谓“3”,就是做好离岛免税、医疗、教育“三篇消费文章”。打造离岛免税“金字招牌”,让国人买到更有性价比的免税品;打造博鳌乐城“医疗特区”,让更多患者享受全球优质医疗资源;打造“留学海南”品牌,让更多学子不用出国也能接受高水平的国际教育。

  所谓“2”,就是建设人才荟萃之岛、技术创新之岛。加快开放合作,汇聚四方英才,以科技创新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真诚邀请全世界投资者到海南投资兴业,我们一定做好服务保障,让大家在海南办得成事、招得到人、发展得好。

  关键词:大力推进

  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

  封面新闻记者:近年来,海南大力推进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请问目前取得了哪些成效?下一步将采取什么举措继续推进?

  刘小明:“阳光海南,度假天堂”。海南一直是中外游客憧憬向往的旅游度假胜地。近些年,海南大力推进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比如,我们精心打造“双环”旅游公路。“外环”是环岛旅游公路,全长988公里,向海而建,有50%以上的见海率;“内环”是环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旅游公路,全长466公里,依山而行,串起文旅新的图景。双环联动,车在景中走,人在画中游,山海美景美不胜收。还比如,我们连续5年成功举办了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这已经成为亚洲最大的全球消费精品的展示交易平台,不仅为推动消费持续扩大、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也为全球企业共享中国市场、中国企业走向世界提供了重要的平台。再比如,我们加快培育壮大旅游新业态。积极开发邮轮、游艇、航天、潜水、冲浪等特色旅游项目,“来海南看演唱会、玩音乐节、逛品牌展”成为新时尚。2024年全省接待中外游客9720万人次,比上一年增加8%;其中,入境游客增加了1倍多。

  今年是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扩大开放之年,我们将抢抓机遇,加快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一方面,加快打造独具影响力的文旅消费新场景。建设一批国际文旅IP和项目,同时推进现有景区景点焕新升级,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多元的旅游体验。另一方面,进一步营造安心、放心、开心、舒心的旅游消费环境。推出了“放心消费在海南”服务系统,为游客提供从了解商家、购买商品到投诉维权、先行赔付的全流程一站式服务,推动放心消费“全行业、全领域、全覆盖”。我们将用诚信规范的经营、热情周到的服务,让广大中外游客宾至如归、流连忘返。

  最后,我诚挚邀请各位朋友,“请到天涯海角来,这里四季春常在,海南欢迎您!”

  关键词:积极谋划培育推出

  更多制度集成创新成果

  中新社记者:我们关注到海南一直高度重视制度集成创新工作,请问有哪些好的案例可以分享?下一步将如何围绕全岛封关运作来推进相关工作?

  刘小明:海南将制度集成创新作为推进高水平开放、推动改革落地的重要抓手,先后培育形成20批166项制度集成创新案例,40余项改革和制度创新成果得到中央相关部门的肯定并在全国推广,充分发挥了改革开放“试验田”的积极作用。比如,在全国率先实现全省信用修复“一口申请、一网办理”,帮助失信商事主体“零跑动”完成信用修复,促进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全面发挥作用。推出了一批涉及外国人服务、外企服务、对外直接投资等具有自贸港特色事项的“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措施。还比如,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全省统一公开透明的土地信息推介平台——“土地超市”,实现了“云上读地”“云上选地”“云上买地”,让企业拿地更加省时省力省心,并且有效破解了“有项目无土地”“有土地无项目”的问题。再比如,上线运行了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探索建立跨境资金集中运营中心、创新“零关税”进口商品全流程监管模式、率先实施免税化妆品电子标签、创新口岸“信用+智慧”监管等,为封关运作监管服务模式创新作了有益探索。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把制度集成创新作为推动发展、破解难题的“金钥匙”。围绕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制度安排,积极探索实践并及时总结提炼封关运作在制度设计、管理体制、法治保障、监管模式等方面的改革创新做法,着力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海关监管特殊区域。同时,对标高标准经贸规则,加强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相融相通,科学谋划封关前后改革开放和高质量发展,积极谋划培育推出更多具有全国示范性、影响力和自贸港辨识度的制度集成创新成果,让海南自贸港的新动能、新优势、新活力不断涌现。

  关键词:继续保持与内地之间的

  便捷往来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全岛封关后,将设立“二线口岸”,供货物、物品、人员、交通运输工具在海南自贸港与内地之间通行。据了解,有一些企业和旅客担心,封关后进出海南岛会不会不方便,比如去海南旅游是否需要办理通行证?能否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王昌林:封关是为了开放,为了发展,准确讲就是几个关键词,封关运作、扩大开放、加快发展。所以说,封关后海南与国际的往来将更加顺畅自由,与内地的联系更加便捷高效。按照现阶段的封关制度设计,除部分货物从海南自贸港进入内地需要接受查验外,大多数货物以及所有的人员、物品、交通运输工具等进出海南岛,仍按现行规定管理,封关前后没有变化。大家到海南岛出差、旅行,都和现在一样,不需要办理额外的证件。

  对于需要接受查验的货物,为了避免在“一线”实施的开放举措冲击内地市场,需要在“二线”精准管理,涉及的货物主要有三类,包括“零关税”货物、享受加工增值政策的货物以及放宽贸易管理措施的货物。下一步,为保障通关效率,主要将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

  一是构建“一站式通关”模式。企业可以通过线上提前申报货物出岛信息,海关、安检等部门在“二线口岸”协同作业并下达放行指令,实现“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站放行”。

  二是实施“前推后移”。将原本在港口内实施的出岛农产品检测、通行附加费征收等管理事项,前推或者后移至“二线口岸”以外的区域开展,避免造成拥堵。

  三是加强智慧监管。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法,加强海关、海事、边检、口岸运营单位等智能化建设,实现信息互通和监管互认。

  四是强化信用管理。建设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服务体系,对于信用等级较高的企业,减少查验频次,方便快速通关。

  封关后海南自贸港将继续保持与内地之间的便捷往来。未来各类主体特别是广大旅客,进出海南岛不仅不会受到影响,还将享受到更好的旅行体验和更好的服务。

  关键词: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海南广播电视总台记者:全岛封关是海南自贸港建设新阶段的开始,也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请问封关后,还会采取哪些举措和措施支持海南自贸港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下转07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国新办新闻发布会答记者问实录摘登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关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
   第003版:关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
   第004版:关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
   第005版:关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
   第006版:关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
   第007版:关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
   第008版:关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
   第009版:城事播报
   第010版:南国文旅
   第011版:南国观察
   第012版:南国关注
   第013版:南国关注
   第014版:南国学堂习作
   第015版:生活通
封关运作 扩大开放 加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