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5年08月15日 星期五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标题导航
暑期过半,记者探访海南三地“爱心托管站”托管站管得走心、孩子过得开心,不过——~~~资金、场地有限, 托位少,午托难保证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暑期过半,记者探访海南三地“爱心托管站”托管站管得走心、孩子过得开心,不过——

“官方带娃”遇到了难题

资金、场地有限, 托位少,午托难保证
  昌江把竹竿舞融入“爱心托管站”课程。

  在三亚市第二小学,孩子们正在上足球课。

  在三亚市第二小学,孩子们正在上编程课。

  扫码看视频

  今年,海南“爱心托管站”正式开班,覆盖全省218个乡镇(街道)。“官方带娃”让6500余名孩子们有了新“趣”处,更是解了家长“燃眉之急”。

  过去,在“双职工”家庭里,暑期孩子们通常由亲戚祖辈照顾,或者返乡当起“候鸟小孩”,也有不少家长付费托管孩子或者报兴趣班。这就存在家长看管压力大、付费成本高以及孩子安全隐患突出等问题。

  近年,教育部等部门发布《关于支持探索开展暑期托管服务的通知》,鼓励开展暑期托管服务。2025年海南省级民生实事项目“爱心托管站”应运而生,海南省教育厅、妇联、团委等部门积极响应并联合推动,要求各地市依托社区、学校、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设立公立托管点。托管服务主要面向乡镇(街道)6到12岁的青少年,尤其是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及双职工家庭子女等群体。

  本期《民生“真”探》,记者连续走访了海口、三亚、昌江等地的多个暑期“爱心托管站”,对于托管服务课程设计、师资、体验、安全保障等家长关心的系列问题探寻答案。“官方带娃”怎么“托”?管什么?还面临哪些挑战?跟随记者一探究竟。

  □南国都市报记者 刘子榕 杜倬荷 鲁启兰 文/图

  【记者体验】

  特色课程+文体活动

  课程设计丰富多彩

  家住三亚市吉阳区的宋女士和丈夫是“双职工”,今年暑期,她把孩子送去辖区的“爱心托管站”后,再也不用像往年那样在忙碌工作中还要频频查看家中的监控视频,了解孩子的情况。她告诉记者,往年,暑期孩子无人看管,只能把孩子独自留在家中。今年,她把孩子送到月川社区“爱心托管站”,孩子有了好去处,也解决了家长暑期“看护难”问题。

  记者走进部分“爱心托管站”,听到的是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和老师们的生动授课。“同学们知道什么是‘法’吗?与未成年人相关的法律有哪些?”在海口市秀英区秀英街道“爱心托管站”第二期课堂上,20名小学生端坐在课桌前,认真听老师讲授未成年人相关的法律知识。“爱心托管站”除了看护孩子,这里更像是一方“趣味天地”——非遗手工绘画、红色故事讲堂、防溺水安全教育轮番登场,下象棋、玩五子棋等互动游戏更成为孩子们最爱的社交时光。

  除了“爱心托管站”,各市县校园也同步开展了暑期托管服务工作。走在三亚市第二小学,暑期公益课堂传来琅琅书声和欢声笑语,在这里,硬笔书法、中国舞、篮球、围棋……同步开展“文武双全”的12门精品课程,让孩子们在各自感兴趣的领域大放异彩。

  “老师上课非常生动,编程学习也让我很感兴趣,每天都很期待第二天将要学什么,我的暑假生活再也不枯燥无聊。”下了课的学生邢宸瑞还在敲击键盘,输入新学会的编程口令。

  “我们开设了12个班,招收337名学生,课程的设计都是家长网上投票选出来的。我们还推出手工课和研学等丰富多彩的特色课程,满足青少年多元化发展。”共青团三亚市吉阳区委员会有关负责人许嘉婷说。

  在昌江黎族自治县石碌镇片石村托管点的教室里,孩子们在志愿者的帮助下,正专注地进行美术创作;七叉镇托管点的户外场地上,充满韵律的竹竿敲击声传来,孩子们在舞蹈老师的带领下灵活跳跃,一堂生动的非遗竹竿舞课正在进行。

  昌江“爱心托管站”课程表琳琅满目,除了文明礼仪、科普实验、剪纸、书法、音乐等课程外,竹竿舞和黎族制陶技艺等特色课程也走进了课堂。据了解,昌江依托“1+n”模式,在全县各乡镇设立8个暑期“爱心托管站”主站点、在人流聚集区增设3个延伸的“团团带娃”托管点,已累计服务少年儿童超过1200人次。

  延时托管+创新课程

  托管服务“温度”升级

  在服务模式上,各市县站点各出奇招,让“爱心托管站”更像一座“快乐成长加油站”。

  海口市五源河幼儿园暑托班团队对服务进行全面优化,新增下午一个小时的延时托管,解决了孩子放学与家长下班时间衔接的痛点,首次大规模接纳非本园幼儿,外园孩子占比近五成,打破传统托管模式,引入蒙氏教育、编织、绘本阅读等多元社团。

  海口市琼山第六小学乒乓球暑期托管班开班后,吸引29名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报名,其中近三分之一是“回头客”。

  与往年相比,今年海口的暑期托管服务实现了多项突破。托管服务在保留传统文体活动的基础上,还开拓了科学教育、心理健康、劳动教育、阅读等特色内容。

  作为海口市美兰区心理健康教育试点校,海口市美苑小学在这个暑假打开了资源宝库。每周二、周六,专业心理教师带领暑期托管班的37个孩子通过沙盘游戏、情绪卡牌等探索内心世界,课程面向全市家庭开放。

  “哪怕没报名托管,只要有需求都能来。”海口市美苑小学书记、校长魏淑平说。这种“托管班+社会服务”的创新模式,让心理辅导从封闭课堂走向公共空间。除了心理健康课程,美苑小学还开发出“基础+特色”课程体系:用数学24点游戏替代传统算术,以英语绘本阅读保持语感,创新性地将啦啦操、武术与花样跳绳融入体育活动。

  严格管理+专业人员授课

  安全保障细化到每个环节

  安全是重中之重,如何保障安全,也成了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在孩子的托管上,“爱心托管站”安全措施被细化到了每一个环节。“我们的活动区域监控全覆盖,管理上须由家长接送签到,志愿者专职负责课间巡视,应急预案时刻待命。”海口市秀英街道秀中社区两委干部符小曼告诉记者,秀英街道“爱心托管站”有消防设施、应急药品,设置应急通道,每日都会巡检消防设施,消毒消杀严格记录。

  “孩子们,溺水事故往往在瞬间发生,会无情夺走生命,给家庭带来难以弥补的伤痛。”三亚市吉阳区南新派出所民警走进暑期托管班开展防溺水进校园“一堂课”活动,反复叮嘱学生牢记防溺水“六不两会”。

  三亚市教育局联合团市委在三亚市第七小学海罗校区、三亚市第五小学、三亚市吉阳区河东小学三个校区开展托管服务。在师资配备方面,招募了优秀志愿教师、大学生志愿者、非遗传承人等具备资质的专业人员授课,所有授课老师和志愿者都经过严格的资料审核与背景调查。同时为学生购买保险,每个校区配备医护人员及负责人全程保障安全。从课程质量到安全保障,细致入微的安排让家长们吃下“定心丸”。

  昌江各托管站则严格执行家长或亲属每日按时接送制度,确保离校安全,同时坚持每日到校即测体温,实时关注孩子身心状态。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暑期过半,记者探访海南三地“爱心托管站”托管站管得走心、孩子过得开心,不过——~~~资金、场地有限, 托位少,午托难保证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政经要闻
   第003版:封关之年看海南
   第004版:“首”望自贸港
   第005版:“首”望自贸港
   第006版:民生视线
   第007版:民生视线
   第008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关注全国生态日
   第010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关注全国生态日
   第011版:老照片背后的抗战故事
   第012版:城事播报
   第013版:习作
   第014版:萌新闻
   第015版:萌新闻
   第016版:生活通
“官方带娃”遇到了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