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聚焦乡村文化振兴的中国文明乡风大会在延安隆重开幕。海南五指山民族时装“村秀”凭借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显著的振兴成效,入选全国乡村文化振兴在行动典型案例。
一场“村秀”扎根乡野沃土,以村民为主角、以特色农产品为装饰、以山水为舞台打造的文化盛宴,不仅让千年黎锦焕发新生,更成为海南自贸港文化创新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的生动缩影。
当“村秀”的精彩演绎汇聚了更多的目光,不禁让人好奇,在自贸港的蓬勃建设中,“村秀”是如何诞生?“村秀”过后又出现了哪些新奇的变化?或许探寻背后的故事,可以找到乡村文化创新的可行性路径。
南国都市报记者 余育桑 文/图
“村秀”诞生
文化保护从传统到创新的“破茧”
五指山“村秀”的诞生,源于一场对当地风土人情的深度挖掘与创造性转化。作为原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首府,五指山拥有23项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黎族纺染织绣技艺、竹木器乐、苗族刺绣蜡染等文化瑰宝,曾因传承断层而濒临失传。为了提高公众的保护意识,传承文化的发展,让先辈留下来的智慧结晶不成为口述的历史,五指山市出台政策、开展一系列举措抢救和保护传统文化。
黎锦、苗绣、民歌是农耕时代老祖宗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结晶,传统文化的传承唯有回归乡村日常、融入生活场景进行活态传承,才能焕发真正的生命力。为此,五指山市委、市政府在2023年策划民族时装“村秀”活动时,打破传统非遗保护“博物馆式”的静态展示模式,将舞台设在乡村田间、城市公园,号召当地群众踊跃参与。
2023年9月16日,首场“村秀”在五指山市主城区的小岛公园开幕。开幕当天,霓虹灯闪烁,四周早已站满了各乡镇表演者的家属,以及远道而来的游客,都想一睹“村秀”的风采。
舞台设在河水冲刷出的浅滩上,模特们踏着“猫步”依次登场。这些模特来自各乡镇的村民、干部、学生等不同群体,年龄跨度从10岁孩童到70岁阿婆。他们男女老少一同上阵,身着色彩鲜艳的民族服饰,手持农特产品,脸上洋溢着自信笑容,在聚光灯下光彩照人,引得四周喝彩声不断。
“村秀”没有专业模特、没有奢华布景的秀场,却因真实而打动人心。乡亲们用布满老茧的双手,将千年黎锦的“大力神”图案、苗族刺绣的纹样,在舞台上化作流动的文化符号,展现着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当地政府相关负责人说道:“乡亲们得知‘村秀’举办后就开始着手准备。不懂怎么走‘猫步’就在网上搜索视频,一边看一边学。找出家里舍不得穿的衣服,拿出自家种的瓜果蔬菜,只为了能在舞台上向观众展示自己家乡最美的模样。”
“村秀”秀的不仅是艺术的载体,也是文化传承的展示窗口。活动现场,非遗工坊的织娘现场演示纺染织绣技艺,观众可亲手体验扎染、藤编,品尝和购买各种农特产品。这种“沉浸式”文化体验,让传统文化从展柜走向生活,更让村民成为文化传承的主角,农民幸福,五谷丰登,其乐融融的画面在现场具象化。
“村秀”精彩
带来流量与经济效益双增长
2023年9月16日至11月11日,五指山市依托7个乡镇和畅好居的民族特色,成功举办10场民族时装“村秀”,这场文化盛宴不仅惊艳了海内外,更彰显出深厚的文化觉醒与群众强烈的文化认同感。
“村秀”的传播影响力堪称现象级。国内外媒体传播覆盖超8亿人次,为五指山引流筑牢传播根基。在国内,省级媒体发布了977篇报道,央级媒体发布了734篇报道,人民日报、新华社等权威媒体也纷纷聚焦。同时,“村秀”在社交媒体上热度高涨,抖音话题登上同城热榜第3位,热度达446万,而新浪微博话题的阅读量更是达到了601万。
在国际传播方面,“村秀”同样表现亮眼,相关稿件以多语言在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发布,并被462家次媒体转载。民族与时尚的结合、传统与现代的碰撞,让海南非遗文化在国内外广受关注,传递出响亮的海南之声、中国之声。
此外,“村秀”还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在2023年举办期间,带动经济消费40万元,间接带动各类消费400余万元。在“村秀”热度推动下,2023年中秋国庆长假期间,五指山市旅游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共接待游客17.3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6636.26万元。其中,过夜游客和一日游游客数量均有大幅增长,充分显示出“村秀”对旅游市场的强大拉动作用。
“村秀”出圈
从本土走向世界的舞台
在自贸港的发展浪潮中,2023年五指山“村秀”的余温不仅未散,反而如燎原之火,持续燃烧并不断拓展边界,从常态化表演深度融入学校、乡镇、田间地头与节庆活动,更大步流星地迈向国际舞台,向世界展示海南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2024年伊始,“村秀”走出岛外参加首届中国·楚雄时装周。海南五指山“村秀”专场在云南省楚雄彝人古镇惊艳亮相。身着黎族苗族特色服饰的模特们,迈着自信的步伐,将海南黎族苗族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风情一一呈现在游客面前,赢得了阵阵掌声与喝彩。
在海南本土,“村秀”同样成为各项重要节庆活动的核心亮点。2024年4月11日晚,海南黎族苗族传统节日“三月三”活动中,五指山民族时装“村秀”三月三专场盛大举行。此次专场聚焦意大利马兰戈尼学院海南省学员的学习成果,以海南省少数民族风情为创意源泉,还邀请陵水、昌江等5个民族地区市县共同参与,展现了海南少数民族文化的多元魅力。
同年,在2024年(第四届)海南锦绣世界文化周期间,“锦绣世界·欣欣向荣:海南五指山村秀——非遗工坊助力乡村振兴活动”在五指山市水满乡毛纳村宝山竹屋举办。在黎族传统纺染织绣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刘香兰讲述的黎锦故事中,“村秀”缓缓拉开序幕,让人们深刻感受到非遗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强大力量。年末12月26日,2024年五指山民族时装“村秀”迎新专场在市三月三广场举办,主题为“民族秀·中国情”。活动联手四所省属大中专院校及黎锦国际化人才培养班,以年轻人的青春活力,进一步展示了五指山在乡村振兴、民族文化传承以及文化教育方面的丰硕成果。
五指山“村秀”不仅在国内大放异彩,更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2024年5月,五指山雨林童声合唱团的孩子们与传承人来到巴黎,在卢浮宫、埃菲尔铁塔、凯旋门等著名地标前,身着黎族苗族传统服饰,通过快闪的形式展示“村秀”文化。独特的服饰、精彩的表演吸引了众多外国友人的目光,让他们现场感受到了中国民族文化的魅力与活力。同年9月底,由国际时装设计师Vivienne Tam女士与五指山合作的Vivienne Tam×黎族2025春夏巴黎时装周大秀活动,在巴黎亚历山大三世桥俱乐部精彩上演。该系列以海南五指山热带雨林植被、丰富动物群等作为设计背景,正式发布10款独立设计的黎锦元素面料,开启了黎锦国际化市场的大门。
2025年3月11日(法国时间),巴黎时装周维罗妮克·勒鲁瓦2025—2026秋冬黎锦大师合作系列在巴黎市中心的科尔德利耶古建筑盛大上演,海南黎锦正式登陆巴黎时装周。黎锦的独特织造技艺和象征性纹样吸引了世界时尚目光,标志着黎锦在商业化时尚路径转化上迈出重要一步。2025年国庆,五指山市推出“通什1988”常态化演出,这是“村秀”创新发展的又一典范。该演出持续深挖民族区域自治历史内涵与民族文化底蕴,推动更多文化IP向旅游产品转化,让老州府记忆与新时代活力持续碰撞。通过这种创新模式,不仅为游客带来了全新的文化体验,更为五指山文旅融合的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
“我们希望让‘村秀’走到更远的地方,展示五指山、展示海南独特的一面,它的表现形式可以是创新发展的、多元的、包容的。”五指山市委、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说道。
五指山“村秀”,从2023年的惊艳亮相,到如以文化之名,奏响了自贸港建设的时代强音。它向世界展示了一个开放、创新、包容、自信的海南自贸港形象,让人们在欣赏精彩纷呈的服饰文化的同时,深刻感受到自贸港建设的蓬勃生机与无限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