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都市报3月12日讯(记者 易帆/文 郑光平/图)“拉起纱帐围网后,大大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量,豇豆长得靓。”近日,在三亚崖州坡田洋万亩基地里,崖州区农业农村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苏统跃走进豇豆地,仔细察看了豇豆叶片、藤蔓的生长情况后说道,豇豆地里最怕蓟马等虫害,以往没有防虫网,农户仅靠喷洒农药进行防治,容易造成农药残留超标,如今豇豆睡在纱帐里,帐内还通过挂蓝黄板、覆盖地膜等栽种技术,达到绿色防控虫害,大大提高豇豆的品质。
走进纱帐内,只见翠绿的豇豆苗茁壮成长。“有了围网,豆苗虫害少、长势好。”农户李小弟说,现在有了纱帐防虫网,在豇豆的生长期减少了农药的使用,豇豆品质提升的同时成本也大幅降低。在豆架的顶部,悬挂着一张张黄、蓝色的粘虫板。“这些色板不仅可以粘虫,还可以监测虫情。”苏统跃介绍,由于部分害虫很小,凭肉眼很难发现,通过色板就能监测到虫害发生初期的情况,以便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苏统跃介绍,围起防虫网后,豇豆地里能有效阻隔蓟马、斑潜蝇、斜纹夜蛾等大部分害虫。在豇豆地里,配合以防虫网为基础的物理阻隔技术、色板诱杀技术、生物防控技术、植物诱导免疫技术及高效低毒农药应用技术,病害发生率较常规地块下降80%。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还对豇豆种植的全过程进行监管,“从出苗开始,豇豆的用药我们都会做详细的登记,豇豆采摘上市时,将对豇豆进行农残检测,检出农残超标的瓜菜禁止上市,必须在农药安全间隔期过后重新检测。”苏统跃说道,当前坡田洋万亩基地农残检测合格率达到98%以上。
据了解,通过豇豆“防虫网+”绿色防控技术,能够减少主要害虫70%以上,化学农药减量30%以上,豇豆采摘期延长15天至20天,产量增加20%以上,助力农户增收。
近年来,省农业农村厅在全省大力推广“防虫网+”绿色防控技术,部署“万家拉网”行动;聘请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张友军担任顾问,以省植物保护总站、省农业科学院、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等单位为主要技术支撑,成立豇豆绿色防控技术专家组,着力打造绿色、放心的“纱帐豇豆”。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推动各级财政加大豇豆拉网补贴投入,撬动社会资金和农户投入,提高豇豆拉网覆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