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4年05月10日 星期五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标题导航
从开荒种槟榔、橡胶,再到种桑养蚕、发展养殖业……从住茅草房到盖楼房,新民村村民生活越来越好 50年前,他们从广东信宜移居到海南琼中~~~
儋州海头地瓜现代农业产业园~~~
~~~儋州民警分工查寻成功找回
~~~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开荒种槟榔、橡胶,再到种桑养蚕、发展养殖业……从住茅草房到盖楼房,新民村村民生活越来越好 50年前,他们从广东信宜移居到海南琼中

从7户开始打造一座全国文明村镇

琼中和平镇新民村。(琼中融媒体中心供图)

  5月8日一大早,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和平镇新民村张远戈,开着他去年才换上的新车,前往五脚猪养殖基地,开启了他忙碌的一天……

  如今,50多年过去了,新民村从最初7户发展到现在48户,在2011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并保留至今。

  南国都市报记者 任桐 通讯员 陈欢欢

  张远戈是广东信宜人,已经在琼中定居51年。他说:“目前,我的收入主要是靠橡胶、槟榔这些传统产业,还种了益智和养猪,槟榔一年收入是20多万,养猪也能有10多万,现在生活是越过越好了。”

  1973年,不满一岁的张远戈跟随家人从家乡广东信宜南迁至海南。当时一起来的只有7户人家,他们走了好多个市县,最后选择了在琼中安家,因为这里土地肥沃,雨水充沛,更加适合种植水稻等农作物。

  那时,这群“新移民”面对的是大片长满杂草的荒地,没有住的地方,甚至连吃饭都成问题。但广东信宜人骨子里带着自强自立的特质,他们没有被困难打倒。没有房子,他们就自己动手盖起了茅草房;没有粮食,他们就给当地人做木工换取粮食。

  渐渐地,最初的7户人逐步安定下来。他们又回到老家,把从事卫生医疗方面的老乡带了过来。至此,信宜人所在的地方愈发热闹起来,他们生活的这片荒地有了名字——新民村,意思为新迁入的居民,新居平安,富足民生。

  这群信宜人定居后,便开始开路挖水利,种植水稻解决了温饱问题后,又开始琢磨新的致富产业,种植树仔菜拉去集市售卖,开荒种植槟榔、橡胶,再到种桑养蚕、发展养殖业,致富产业多种多样,生活越来越好。

  如今,50多年过去了,新民村从最初7户发展到现在48户。张远戈回忆道:“我记得,小时候住的是茅草房,到1980年住上瓦房,1997年住上了平顶房,2010年几乎家家户户都盖起了楼房。”

  勤劳肯干的信宜人扎根海南琼中,在当地政府的扶持下,把新民村建设得越来越靓丽。在2011年公布的第三批全国文明城市(区)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名单中,琼中和平镇新民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并保留至今。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从开荒种槟榔、橡胶,再到种桑养蚕、发展养殖业……从住茅草房到盖楼房,新民村村民生活越来越好 50年前,他们从广东信宜移居到海南琼中~~~
儋州海头地瓜现代农业产业园~~~
~~~儋州民警分工查寻成功找回
~~~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时政要闻
   第003版:城事播报
   第004版:南国视觉
   第005版:备战2024高考
   第006版:问政海南
   第007版:问政海南
   第008版:城事播报
   第009版:感动海南2024十大年度人物评选
   第010版:南国智库·观察
   第011版:国内新闻
   第012版:国内新闻
   第013版:国际新闻
   第014版:南国好彩
   第015版:南国好彩
   第016版:习作
从7户开始打造一座全国文明村镇
投入20亿元打造农闲观光综合体
2万元金手镯遗失
临高9000吨新鲜荔枝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