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都市报2月18日讯(记者 林文泉)文昌市会文镇一男子做公期宴、婚宴、升学宴聘用同一名厨师来做菜,并要求包工包料,剩余9万元费用迟迟不支付,最终闹上了法庭。文昌法院会文法庭通过调解员多次上门调解,该男子最终同意分期还款。
文昌市的老赵是一名乡村村宴厨师,村民有事乐于找他张罗宴席。2015年,老赵通过胞弟认识会文镇的符某,符某同年邀请老赵去自家做公期宴,要求是包工包料,最终结算费用为菜钱1.7万元,人工费1万元。
2018年,符某邀请老赵来家里做升学宴,包工包料结算费用为5万元;2024年,符某再次邀请老赵来家里做婚宴,包工包料结算费用近6万元。
老赵称,办完村宴后,符某陆续支付4万元费用,因此他又连续接了3个村宴的工作,但村宴结束后,剩余10万元费用一直未支付。
微信催、电话追、托人说情……能用的法子都试了,符某总以“在外打工”“家里有事”等借口搪塞。无奈之下,老赵将他告到文昌法院会文法庭。
为帮助原告早日拿回欠款,法官认为本案最适宜的方案便是促进双方达成调解。调解员在收到案件后,先联系被告符某,在电话中符某承认欠款事实,却咬定“金额不对”。随即,调解员带着账本直奔符某住处。“你总共只结了4万,2015年公期宴菜钱1.7万、人工费1万,2018年升学宴总共5万、2024年婚宴菜钱……”调解员耐心核对每一笔流水,最终确认欠款为9万元。证据确凿,符某终于松口,签字画押,承诺分期还款,每月还款5000元,直至付清。本次调解最终得以圆满达成。
法院释法
文昌法院会文法庭表示,这场纠纷看似简单,却因“人情债”复杂难解。若直接判决,执行周期长、成本高;而人民调解员主动出击、上门调解,既保全了双方颜面,又高效化解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