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5年02月28日 星期五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标题导航
文昌水北村:从“0”到“百万”~~~
2025年海南冬季瓜菜促销活动在临高举办~~~
海口秀英区联合爱心企业多方联动~~~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昌水北村:从“0”到“百万”

6大特色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

  黄牛养殖。

  公坡香米。

  水北村的自动化鸡棚。本组图由记者 郑光平 摄

  扫码看视频

  开栏语

  春到华夏,时盛岁新。2021年2月25日,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今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为奋进乡村振兴之路夯实根基。

  去年,海南大力发展热带特色高效帮扶产业,千方百计助农增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农村集体经济强基培优成效显著,一批年收入“百万村”、“明星村”快速成长。在2025年全国两会即将召开之际,记者探访海南“百万村”,讲述海南乡村振兴故事。

  南国都市报2月27日讯(记者 易帆) 近日,在文昌市公坡镇水北村一处鸡棚内,文昌鸡苗正欢快啄食。“只要按一下开关,鸡棚内的生产线就可以实现自动投喂料、水,大大节省人工劳力。”在鸡棚内,水北村委会村支部书记黎日安说,这样自动化的鸡棚一年可养殖3造文昌鸡,年出栏量达7000余只,极大提高了养殖效率。黎日安说,这一批由乡村振兴衔接资金投入的自动化鸡棚在水北村共有4个,有了设备、技术的加持,村集体经济发展快速壮大。

  水北村曾经是一个土地贫瘠、撂荒地多、无支柱产业的村庄,2016年以前还是个村集体收入为零的“空壳村”。2024年,水北村委会实现了年收入126万,脱贫农户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全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突破2.7万元、2.8万元,同比分别增长5.5%和4.5%。

  从“0”到“百万”,水北村集体经济何以在几年内蓬勃发展?

  “这得益于水北村文明诚信的村风,吸引一批龙头企业入驻,带动村民共同发展致富。”水北村驻村第一书记、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王飞说,近年来,水北村积极引进海南传味文昌鸡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推行“公司+村集体+贫困户”产业模式,由龙头企业向村民提供鸡苗和技术,鸡出栏后企业保底价收购销售。水北村成立了村集体公司,活用乡村振兴衔接资金投入土地、设备,为产业扶持造血。

  2016年,水北村文昌鸡养殖户有15户,而2024年全村规模化养殖户达82户,年出栏文昌鸡超220万只。“有了村集体投入产业,让村民看到了发展的决心,越来越多的村民跟着村委会一起干,产业才能做大。”黎日安说。

  水北村的公坡香米加工厂内,机器轰鸣,油亮的大米脱壳而出。

  “加工好的香米将在几天内送达消费者餐桌,这款口感好、品质优的香米供不应求。”文昌海盛悦农业公司相关负责人傅后全说,企业入驻后与村集体公司合作,共同注资建设稻谷烘干厂、大米加工厂以及冷藏储存仓库,为香米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2023年,水北村香米全产业链产值1152万元,带动农户453户。当前,公坡香米二期加工厂正有序推进,建成后将进一步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

  除了文昌鸡外,水北村因地制宜开拓思路,“公坡香米”、黄牛养殖等特色产业遍地开花,目前已经发展形成了文昌鸡、香米、黄牛养殖、大棚瓜菜、大叶苦茶、牧草种植等6大特色产业。

  王飞介绍,下一步水北村还将持续壮大文昌鸡、公坡香米等特色产业,同时盘活当地的文旅项目,各产业全面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实现乡村振兴。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文昌水北村:从“0”到“百万”~~~
2025年海南冬季瓜菜促销活动在临高举办~~~
海口秀英区联合爱心企业多方联动~~~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要闻
   第003版:感动海南的身边好人
   第004版:起跑即冲刺 开局即决战·项目建设
   第005版:天天315 我们在行动
   第006版:城事播报
   第007版:城事播报
   第008版:南国智库·观察
   第009版:南国智库·财经观察
   第010版:国内新闻
   第011版:文化中国行
   第012版:国内新闻
   第013版:国际新闻
   第014版:萌新闻
   第015版:萌新闻
   第016版:习作
6大特色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
企业意向采购瓜菜500万斤
38万斤辣椒销往省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