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定于28日赴美会见美国总统特朗普,并签署乌美矿产协议。国际观察人士认为,乌克兰是重要的矿产资源供应国,乌美签署协议的潜在影响不容低估。但在持续多年的俄乌冲突冲击下,矿产协议实际执行将面临多重障碍,经济可行性仍有待观察。
世界经济论坛网站2024年7月发表的一篇文章说,作为国防、高科技、航空航天和绿色能源等行业所需关键原材料的全球主要供应商,乌克兰拥有的潜力巨大。
文章说,乌克兰是全球十大矿产资源供应国之一,其矿产资源约占全球总量的5%,包括占世界储量7%的钛矿,电池等行业必不可少的锂矿,以及有色金属和稀土等。此外,乌克兰还拥有占全球储量约20%的石墨,泥煤、高岭土等矿产储量也在全球位居前列。
然而,要发掘乌克兰的资源潜力仍面临多重挑战。凯投国际宏观经济咨询公司发布的报告认为,乌克兰大部分矿藏开采在经济层面短期内都不太可行,“如果矿产开发的经济效益仍然不利,大多数预估储量可能仍将留在地下”。
首先是安全问题。俄乌冲突持续的背景下,哪里可以开采、谁来保障安全都是疑问。
其次是成本问题。即使安全问题得到解决,乌矿产资源开发所需技术和成本也是协议执行难点。
第三是利益问题。在美方压力下,乌克兰方面同意签署协议,但双方利益分歧没有从根本上化解。
美国波士顿大学商学院金融学教授马克·威廉姆斯表示,矿产协议具体条款仍不清晰。“对于美国矿业公司能否获得准入,或是由乌克兰矿业公司负责开采和供应安排等细节都不明朗。即使达成矿产协议,乌克兰是否有能力和意愿无限期地履行这份合同?”威廉姆斯认为,美国利用乌克兰面临的困境获得关键矿产资源,证明美国是“机会主义者”,而美国政府似乎已经成为一个“攫取他国资源的机会主义对冲基金”。
(据新华社北京2月27日电 记者张毅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