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5年08月15日 星期五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标题导航
~~~昌江解锁生态文化融合密码
~~~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青山长“金叶”文脉焕活力

昌江解锁生态文化融合密码
  游客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霸王岭片区漫步。(昌江融媒体中心供图)

  在海南西部的山海之间,昌江藏着独特宝藏。这里雨林葱郁、海岸澄澈,这里黎族织锦斑斓、东坡文化厚重。近年来,昌江攥紧“生态”与“文化”两把钥匙,铺就全域全季全时旅游路,让绿水青山长“金叶”、千年文脉焕活力,稳步迈向海南西部一流旅游目的地。

  南国都市报记者 鲁启兰 通讯员 黄海玲

  走进昌江,满眼皆绿。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霸王岭片区,97%的森林覆盖率如绿绒毯裹住层峦叠嶂,中国独有的海南长臂猿已增至7群42只,啼鸣成雨林最动听的背景音。昌江将生态资源化为科普素材,推出雨林徒步、摄影等主题旅游产品,实现点“绿”成金。“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走进雨林,感受热带雨林之美。”海南省霸王岭森林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小倩说。

  棋子湾是昌江生态旅游的另一张名片。海水澄澈如镜,沙滩细腻似粉,礁石错落分布,更有“万亩沙漠落海南”的奇观。昌江借其独特资源,举办海南省首届青少年校园围棋联赛、棋子湾全民矶钓开放赛等赛事。

  如果说生态是昌江的“形”,文化便是它的“魂”。保突黎陶制品专业合作社通过“非遗传承+科普研学+乡村旅游”模式,年销售额约100万元,带动150余名村民就业。黎陶、牛皮凳、藤编等非遗技艺成为昌江旅游“文化密码”,让游客在体验中触摸黎族文化根脉。“现在来研学旅行的人很多。我想把这门技艺教给更多年轻人,让黎陶不仅仅是‘展示品’,更能走进现代人的生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刘梅珍说。

  不止黎陶,黎族织锦的彩线在织布机上跳跃,牛皮凳的纹路里藏着祖先的生活哲学,藤编的筐篓装着山货也装着故事。这些非遗技艺不再是玻璃柜里的“展品”,成了游客能触摸、能学习的“文化密码”。昌江还把东坡文化、工业文化串起来,办节庆、做展演,让游客在芒果香里品文化,在木棉树下读历史。

  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餐饮、住宿、交通等相关产业的繁荣。2025年上半年,昌江接待游客175.24万人次,同比增长7%;旅游总花费9.74亿元,同比增长4.8%。飞猪数据显示,昌江成为海南暑期订单增速最快的目的地之一,旅游吸引力持续攀升。

  如今,海南环岛旅游公路、环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旅游公路相继通车,昌江的“朋友圈”不断扩容。这片被山海眷顾、被文化浸润的土地,正敞开怀抱,等着更多人来听雨林的故事、看海岸的日落、摸一摸黎陶的温度,领略生态与文化融合的独特魅力。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昌江解锁生态文化融合密码
~~~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政经要闻
   第003版:封关之年看海南
   第004版:“首”望自贸港
   第005版:“首”望自贸港
   第006版:民生视线
   第007版:民生视线
   第008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关注全国生态日
   第010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关注全国生态日
   第011版:老照片背后的抗战故事
   第012版:城事播报
   第013版:习作
   第014版:萌新闻
   第015版:萌新闻
   第016版:生活通
青山长“金叶”文脉焕活力
以绿生金 山海唱兴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