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都市报10月14日讯(记者 易帆 文/图)10月13日,在文昌市公坡镇水北村的一处农业基地里,现代化的独栋鸡舍一字排开,鸡舍旁围绕着成排的椰子树,不仅给鸡舍遮阴,给鸡提供了舒适的活动空间,鸡粪又可就地还林,形成生态循环。记者走进椰子树林仔细观察,发现树上都挂着设计巧妙的捕虫装置,专门用来捕捉危害椰子树生长的椰心叶甲等害虫,让椰子树茁壮成长。
近年来,水北村积极引进文昌鸡养殖行业的龙头企业,由企业向村民提供鸡苗和技术,鸡出栏后企业保底价收购销售。文昌鸡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2024年全村规模化养殖户82户,年出栏文昌鸡达220多万只。
今年以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专家看到了水北村文昌鸡发展的产业基础,主动与村干部谋划发展林下经济,发展复合产业模式,打造立体循环农业,让村民降低产业风险,增加亩产收入。
“我们因地制宜在鸡舍周边种上椰子树,其中包括经济效益较高的新品种文椰系列。”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产业发展部主任邓福明介绍,当前该所已经在水北村新建了3处椰子林下养殖文昌鸡示范基地,在基地内,针对椰子林的生物防治技术、水肥管理技术充分展示,示范带动周边农户发展。
水北村委会村支部书记黎日安说,鸡舍旁有了椰子树,美化了村里的生态环境,还让村民增加了一笔收入,这样的助农模式经验正在复制推广,预计明年新增3处示范基地。
“一所对一县”行动开展以来,中国热科院椰子研究所科技党支部与水北村党支部结成对子开展更精准的科技帮扶。农技专家邓福明和团队队友与生产基地保持着密切联系,实时开展帮扶。邓福明介绍,椰子研究所还打造了新品种椰子标准化示范基地,推动椰子标准化种植技术推广。在产业的基础上,科研团队还打造“文椰2号、文椰3号”椰子道路经济示范基地,以及房前屋后经济示范基地,通过技术的示范推广带动产业增效,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