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都市报10月21日讯(记者 林文泉)21日,记者从2025海南自由贸易港法律周成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10月15日至19日法律周期间,吸引了来自全球14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多名中外法律名家、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围绕“法治自贸港·共享新机遇”这一主题,举办16个主题交流会,30多场主题演讲、研讨会、仲裁观摩庭等,深入探讨法治自贸港建设新路径,签订合作框架协议或达成合作意向48项。
针对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业态带来的法律挑战,与会嘉宾就数据跨境流动、知识产权保护、算法治理等前沿热点进行了前瞻性探讨,为构建既鼓励创新又规范有序的法律监管框架提供了智力支持。提出加快构建与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相衔接的法律体系和实施机制。通过对涉外法律服务、琼港合作、封关运作法治保障等议题的深入研讨,进一步明晰了自贸港规则衔接与制度创新的实践路径。
法律周推动了一系列高层次、宽领域、多维度的务实合作落地生根,将共识转化为共同行动。本届法律周通过设置仲裁观摩庭形式,向世界生动展示了海南在临时仲裁规则、国际商事仲裁实践等方面的制度创新和实践探索;首次举行法商融合出海对话交流会,通过与不同法域专家同台交流,促进了跨境法律实务经验的互学互鉴,为海南法律服务对标国际一流水平、提升国际化服务能力提供了宝贵契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