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都市报2024年12月31日讯(记者 王康景)2024年12月31日上午,“海南自贸港政策解读”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海南自由贸易港“零关税”进口药品、医疗器械管理办法》专场在海口举行。
会上,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管理局局长贾宁介绍,2024年12月25日,经省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省政府印发了《海南自由贸易港“零关税”进口药品、医疗器械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进一步扩大并明确了“零关税”特许进口药械的适用范围。
政策明确,对在乐城先行区内注册登记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并经认定的医疗机构、医学教育高等院校、医药类科研院所进口“零关税”政策规定的药品、医疗器械,并按政策规定使用的,可免征进口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
《管理办法》的正式出台,进一步明确了政策实施相关细则:一是明确了享惠主体适用范围;二是明确“零关税”进口药品、医疗器械包括范围;三是明确享惠主体资格认定、处置流程;四是明确“零关税”进口药品、医疗器械认定程序及使用的认定标准。
海南省财政厅副厅长周正表示,目前医疗器械的进口关税约为3%,药品、医疗器械的进口增值税为13%。免征这些进口税收后,可以降低医疗机构等主体的运营成本,也有助于降低相关进口药械的价格,减轻患者就医负担。
据介绍,截至目前,乐城先行区已引进临床急需进口药械超450种,特许药械惠及患者超10万人次,有17个产品利用乐城真实世界数据辅助临床评价获批在国内注册上市,2款产品通过乐城真实世界数据应用试点获批上市后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先行区共有36家医疗机构开业运营,形成“公立+民营+国际”的多样互补型医疗机构格局。预计先行区2024年全年接待医疗旅游人数41.06万人次,同比增长35.74%;预计全年特许药械使用人次5.13万人次,同比增长79.18%。
享惠主体
政策适用于在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以下称先行区)内注册登记,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并经认定的医疗机构、医学教育高等院校和医药类科研院所。这三类主体的认定,由先行区管理局会同省卫生健康等部门开展。享惠主体按规定进口、使用符合条件的药品、医疗器械,可免征进口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
“零关税”范围
1、已在我国批准注册的进口药品、医疗器械;
2、按国务院有关规定,尚未获得我国批准注册,但经海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允许在先行区内进口使用的药品(不含疫苗)、医疗器械。乐城先行区作为全国唯一的“医疗特区”,实行全国独有的特许药械政策,率先引进了包括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渐冻症、帕金森、癫痫等我国尚未获准注册的国外新型创新药物和医疗器械。这些特许药械都包含在本政策允许的“零关税”范围内。
享惠条件
根据不同享惠主体的业务模式相应设置。其中,符合条件的医学教育高等院校、医药类科研院所进口的免税药品、医疗器械,仅限在先行区自用。
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凭本机构医师开具的处方(医嘱),向在本机构现场就诊的患者销售免税药品、医疗器械;患者获得免税药品、医疗器械后,不得再次销售,应在先行区内使用,不得带离、寄递出先行区。
“零关税”
能省多少钱?
以特许进口医疗器械、产品货值150万元的辅助人工耳蜗植入机械臂及机械手为例,“零关税”政策下,单件可减免约19.5万元。
以特许进口药品、产品货值约5万元的一款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为例,“零关税”政策下,单瓶药可减免近6000元。
“零关税”药械
首单落地
2024年12月31日,由海南博鳌超级医院申报进口的首票“零关税”药械在海口海关所属博鳌机场海关通关放行,标志着药品、医疗器械“零关税”政策在海南自由贸易港顺利落地。首票“零关税”药械为人工耳蜗植入体和声音处理器,货值57.2万元,减免税款约7.4万元。
“这项政策对于在乐城内注册的医疗机构来说可谓‘锦上添花’,我们不仅可以进口国外已上市使用但国内还未上市的药械,现在还实行‘零关税’,为企业资金周转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海南博鳌超级医院相关负责人冯家龙说。
(见习记者 叶长文 通讯员 冯冠凯 李鸿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