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美苑小学六(4)班 黄晨曦
如今,香皂、沐浴露早已在家家户户普及了,人们很少再制作纯天然的手工皂。然而,我外婆仍旧保留着制作中药手工皂的习惯。
外婆家位于一个风景秀丽的黎苗乡村,那里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每当金秋时节,出生于中草药世家的外婆总是忙前忙后打理各种中草药,院子里充满了浓厚的中药味。
一到周末,外婆总会带着我沿着蜿蜒的山路,去采摘朴实无华的药材,如苍术、当归、黄芩、桑白皮、蒲公英等。这些新鲜的中药在林间隐藏着,好似一位娇羞的小姑娘。我穿梭在树林间,听着树叶沙沙作响,感受着乡村生活的惬意。那些中药稀稀疏疏地长在地下,我小心翼翼地辨认、采摘,放入药篮子里。
到家后,外婆会将这些中药进行一系列的分类,再将这些中草药焯水,晒干放在宽敞的院子里,让阳光充分照射、晾干。我望着那些草药,心中对手工皂充满了无限期待。
傍晚,草药晾晒干后,外婆拿出几根翠绿欲滴的竹筒,我百思不得其解,问:“外婆,做手工皂为什么要用竹筒?”“那是因为中药的味道比较难闻,所以把竹子的清香和它结合在一起,会使手工皂的味道变得更清新、清香。”
外婆会把晾晒好的药材放入那古老的石磨器里,费九牛二虎之力用木棍捣碎药材,不一会儿,中草药就被研磨成细腻的粉末。紧接着,倒入铁锅里熬煮,直到沸腾。忽然,一股刺鼻的中药味扑鼻而来,中草药汤煮沸了。外婆将其缓缓倒入纱网里,过滤出残渣。
正当外婆拿起透明的碘水时,我疑惑地问道:“为什么制作手工皂还要加入碱水呢?”外婆一脸慈祥地回答:“碘水能更好地融合手工皂,是制作成功最关键的一步。”接着,外婆又加入杏仁油,把它们搅拌均匀,颜色从原本暗淡无光到现在呈现出金黄色,离成功就一步之遥,中药的苦涩感明显消退了许多。最后,外婆将这些调制过的中药材放入一根根绿油油的竹筒里,静置八个时辰。
我扭过头来,发现外婆的额头上布满了豆大般的汗珠,衣服早已被汗水浸湿。时间犹如流沙般一点点流逝,手工皂可算是制作完成了。
第二天清晨,只见外婆拿起镰刀,“咔”的一声劈开竹筒,里面的手工皂应声而落。外婆用针线将手工皂切得方方正正、整齐划一,原来的浓浓中药味己消散。这是外婆辛勤劳动的结晶,更是乡村传统手艺的传承。
(指导老师:黄恒宝)
小AI点评
文章通过描述外婆制作中药手工皂的过程,展现了传统手工艺的魅力,充满温情与文化韵味。文章结尾处,通过外婆劈开竹筒取出手工皂的场景,以及对手工皂“方方正正、整齐划一”的描述,不仅展现了劳动的成果,也象征着传统文化的延续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