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宣传部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联合摄制的四集电视专题片《反腐为了人民》,1月8日晚播出第四集《以案促改促治》。
新征程反腐败斗争,必须在保持零容忍、强震慑不变的同时,注重以改革创新的思路和举措推动相关领域建章立制、补齐短板,从制度层面压缩权力寻租空间,斩断利益输送链条,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让政治生态更加清朗,社会风气更加健康。
孙述涛
曾任山东省威海市委书记
为政绩给GDP狂注水
干预企业报送数据
他信奉“数字出官”
孙述涛,山东省政协原党组成员、副主席,曾任山东省威海市委书记等职务,2023年3月接受审查调查。专案组在调查孙述涛作风和腐败问题过程中,收到了关于他可能存在授意经济数据造假的反映。
专案组调取资料,发现那段时间威海的GDP增速数据确实画出了一道相当反常的曲线:
2012年之前,威海GDP增速在全省各地市中始终排在靠后的位置;而孙述涛一担任市委书记,2013年排名就陡升到了第7名,到2015年又跃升到第2名,2016年、2017年都保持在第3名;到2018年,孙述涛调离威海市,次年排名就回落到了第13名。
专案组立即商请国家统计局派出专业队伍参与核查,发现这诡异的曲线背后,存在严重的经济数据人为注水问题。经国家统计局核实:2013年至2017年,威海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数据严重虚报,多家企业反映在统计数据报送过程中受到相关部门干预。
专案组进行了深入调查了解,孙述涛授意并主导统计造假的问题清晰浮现出来。他一当上市委书记,就开始在大会小会上,释放出必须迅速提升经济数据排名的信号。
孙述涛作为市委书记,抓好经济发展是应当做好的本职工作,但必须立足当地实际情况,靠真抓实干出成绩。问题就出在,他内心的真实目的,并不是追求当地的经济发展好不好,而是自己能不能驶入仕途“快车道”。
为了让数据看起来更合理,孙述涛着力在GDP增速的统计上做文章。每年年底,威海市相关部门都要制定来年预期经济指标,其中就包括GDP增速,指标定多高,很大程度取决于孙述涛的个人意见。
孙述涛在担任威海市委书记期间,为捞取政绩,多项施政措施急功近利、好大喜功,特别是为谋求个人提拔,多次提高年度经济发展指标,制定出了脱离当地实际的虚高目标,随之就是狠抓“落实”。
孙述涛安排按月考核完成情况,并在全市发放排名表,在每季度的经济调度会上,还会对完成“不理想”的区县干部点名批评。
经济指标一旦注水,就容易开启恶性循环。制定下一年的经济增长指标,都要参考上一年数据,当上一年的数据已经注水,在此基础上又继续往上加码,完不成就继续注水,虚假的雪球越滚越大。
孙述涛还存在严重的腐败问题。经查,他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在企业经营、职务调整等方面谋利,非法收受巨额财物。
2023年10月,孙述涛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2024年6月,孙述涛被判处无期徒刑。
王合清
曾任重庆市万州区委常委
在鞍前马后的奉承里迷失方向
他被“保姆式”围猎
王合清,重庆市政府文史研究馆原党组书记,曾任重庆市万州区委常委、秘书长,江津区委副书记、区长等职务,2023年5月接受审查调查。
在这之前,和他密切交往十多年的商人张勇被带走调查,王合清却心存侥幸。他认为,张勇和自己交情最“铁”,两人也早就商量过怎么统一口径,张勇绝不会轻易松口。然而,实际情况却并不像他想的这样。
王合清刚到案时,本打算按照和张勇统一好的口径负隅顽抗,但让他意外的是,专案组根本不和他谈张勇的事,上来就直奔别的违纪违法问题。
以利相交,利尽则散。自以为牢固的攻守同盟竟然轻易瓦解,王合清虚妄的“信心”也就瞬间崩塌,很快就交代了全部的违纪违法事实。
专案组很快就梳理出王合清的“朋友圈”,和他深度勾连近三十年的另一名行贿人汪坤,也浮出水面。王合清的数千万元非法所得,绝大部分来自张勇和汪坤。
调查发现,在王合清的行贿人中,张勇和汪坤是围猎他最下功夫的两个人,也是他走向堕落的重要推手。
王合清早年是一名教师,调入万州区教委工作后逐渐得到提拔重用,35岁就担任了领导干部,这也让一些不法商人把他看作含金量颇高的“潜力股”。
汪坤是一家小建筑企业的老板,他的妻子和王合清的妻子先认识成了朋友,汪坤借此机会,开始有意拉近了和王合清的关系。
两家人交往很密切,常在一起吃饭休闲,甚至还一起出门旅游,所有花费都是汪坤“大方”买单,对王合清一家的各种喜好也照顾得十分周到。
汪坤和王合清密切交往几年后,当万州区教委要建一座综合楼,汪坤觉得“收获”的时机来了,向时任区教委主任的王合清提出想承接这个建筑工程的请托。
王合清平时享受了不少汪坤殷勤服务带来的便利,也就利用职务便利违规打了招呼,让汪坤顺利拿到了这个项目,并从中获利数百万元。
王合清在行贿人鞍前马后的奉承里逐渐迷失了方向,在无微不至的贴心服务中逐渐放下了戒备,最终在糖衣炮弹的攻击下败下阵来。
经查:王合清利用职权为他人在工程承接、土地开发、资金拨付等方面谋利,非法收受财物3700余万元,其中,收受张勇2100余万元,收受汪坤710余万元。
2024年1月,王合清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2024年6月,王合清一审被判处有期徒刑13年3个月;2024年10月,汪坤因犯单位行贿罪,被追究刑事责任;2024年11月,张勇因涉嫌单位行贿、行贿犯罪,被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三人所获不正当利益已依法予以收缴。
王志勇 王瑞 季永清
涉案评审专家
限时40分钟 速来围串标
专家发“今天阳光明媚”
竟是欢迎围猎暗号
有群众举报称,在某项目招投标过程中,几名评审专家收受了中标企业好处,甚至在评标现场明目张胆地违规沟通。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纪委监委调取当天评标现场录像,发现举报反映情况属实。
顺着这一线索摸查下去,发现参与这场评标的6名评审专家在多个项目中都曾收取好处费,这些项目又牵出其他收受好处的评审专家,调查范围扩大。
从这些专家交代的情况看,不少人已经把评标当成了赚钱的营生,专业标准完全被抛在了脑后。
王瑞、王志勇在违纪违法的评审专家中非常典型,他们都身兼多重角色,既是水利部门的公职人员,又具备评审专家资格,还充当起了在当地俗称“黄牛”的掮客角色,不仅自己收好处费违规评标,还帮助投标企业串联其他评委,从中再抽取一部分好处。
而评审专家只是该案腐败链条上的一环,顺着链条摸查,上下游各方角色都参与其中。
赤峰市纪委监委调集全市170余名纪检监察干部,组成6个审查调查组,全面起底、深挖彻查相关问题线索,将调查对象由评审专家、中标企业等群体向招标单位、财政评审单位延伸,起出了一张盘根错节的利益网,涉及330个涉案项目,处理700多名涉案人,其中公职人员135名。
季永清是赤峰市翁牛特旗农牧局的一名股长,直接负责农田水利项目招投标,也具有评审专家资格,自然也是投标企业围猎的对象。
起初,他是作为评委收受企业一两万元,渐渐地,他开始不满足于只赚小钱。当他供职的农牧局有项目要招标时,他感到机会来了,于是和一家企业相互串通,利用职权帮其中标,又要求该企业将部分工程分包给他施工,以谋取更大利益。
按照相关制度规定,赤峰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统一为全市项目提供招投标服务,交易中心评标系统在评标前40分钟随机抽取评审专家名单,以防有人提前围猎专家。
然而,别有用心的人仍然能在这短短40分钟里相互串通。有的评审专家一接到通知,立即就在相关微信群里发出“今天阳光明媚”之类的暗号,示意可以来找他做工作了。
赤峰市纪委监委针对案件暴露出的招标方、投标方、评审专家、招标代理机构、财政评审、公共资源交易中心6个环节的问题,全链条、全流程、全周期剖析原因、提出建议、推进整改,发出多份纪检监察建议,督促职能部门加强行业监管。
(文图/据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