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都市报2月26日讯(记者 谭琦)2月26日,“海南自贸港政策解读”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三十场)——《海南省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专场举办。发布会上,多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了海南在推进自贸港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上取得的显著成效。
目前,海南以“双碳”工作为引领,出台加快推动海南自贸港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施方案,培育壮大节能降碳产业、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等领域发展新动能,滚动更新海南自贸港绿色低碳产业项目库,有序推动我省绿色低碳项目管理信息化、标准化。海南将碳排放评价纳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积极引导企业采用绿色低碳先进示范技术;大力发展数字内容出海、人工智能计算、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等新业态,壮大清洁能源汽车产业链。同时,启动海南低碳岛建设,统筹布局产业优碳、宜居降碳、交通脱碳、增汇固碳、智慧管碳和长效治碳体系。
工业节能减排方面,海南推出了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信领域)项目共确定了10个子项目的奖励政策,用于提高先进装备制造能力、提升工业企业规模、首台套科技创新能力、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支持扩大有效投资、加大融资支持力度和优化企业发展环境等领域奖补兑现,“10个子项目奖励政策”2023-2024年资金总支出23.3亿元。“十四五”期间,海南省规上工业增加值能耗从2020年的1.64吨标煤/万元增加值,下降到1.2472吨标煤/万元,累计下降48.3%;截至2024年底,全省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40.9万辆,占比19.2%,居全国第二;市场新增和更换占比全国第一。将省内潜力企业纳入绿色制造培育库,评选出国家级绿色工厂30家,省级绿色工厂18家。
在打造绿色建筑方面,2024年度全省新建绿色建筑面积占新建民用建筑面积比例达到90%以上,全省明确采用装配式建造的项目面积在新建建筑中占比超过75%。2024年临高金牌港产业园区产值规模达十亿级,全省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实现“1+N”(临高金牌港+市县)的布局,部品部件生产企业从2015年的1家发展到目前的40余家。
在运输装备新能源升级方面,2024年,海南公路占货物周转量比重下降至0.4%以下,水运占全部货物周转量比重提高到99%以上。2024年全省累计新增和更换新能源营运车辆8400多辆,交通公共领域基本实现清洁能源化目标,并持续推动新能源船舶使用。
《海南省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报告》发布
2月26日,《海南省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报告》发布,系我国首个省级层面的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报告,全面总结和展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以来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政策、措施和重点工作的进展成效。
2023年,海南省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18年下降7.2%,新能源汽车在新增车辆中占比超50%。截至2023年底,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9%,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78.5%,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2.1%、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24.02%,推动省内发电企业率先完成全国碳市场三个履约周期100%履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