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美苑小学六(1)班 符方柏
清晨,阳光悄悄地溜进我的房间,将我从睡梦中唤醒。我懒洋洋地伸了个懒腰。屋外微风轻拂,椰子叶像一位技艺高超的年轻舞者,自由自在地演绎着一支支优美的舞蹈。突然,大喇叭响了起来:“村民们请注意,今早我们在村委会广场举行‘免费写对联’活动,请村民们踊跃参加。”
我与爷爷来到了村委会办公楼,只见门前摆满了几十张木桌,上面铺满了用于写对联的红纸,旁边整齐地摆放着一瓶墨水、砚台和大毛笔。村干部符叔叔拿着一支毛笔,蘸了些墨水,一笔一画地写出了一个端庄的楷书“福”字。符家二大爷也不甘示弱,拿起大毛笔蘸上墨水,毛笔在红纸上快速游走,不久后,一个行云流水般的行书“福”字就大功告成了。我兴奋不已,缠着爷爷也上去展示一手,爷爷无奈地说:“真拿你没办法,那我就给你露一手。”爷爷拿起蘸满墨的毛笔,在红纸上缓缓运笔,那“福”字写得真好看,乡亲们无不赞叹道:“真是妙啊!您老人家写的字真是刚劲有力、鸾翔凤翥!”受到鼓舞,我也跑到桌前,拿了一张崭新的红纸,自顾自地写起字来。起初,我写的字歪歪扭扭,根本不成样子,但在爷爷的指导下,字渐渐漂亮多了!村干部递给我一副对联,我接过对联,吵着要爷爷带我快点回家,好贴上对联。
我们回到了家后,我拿上对联,正准备贴上去时,爷爷赶紧从我手中夺过对联,说道:“小傻瓜,你把对联贴反了,你知道吗?”我一脸茫然,自言自语道:“贴反了?”我大声读了读对联,不禁挠了挠头,神情十分疑惑,向爷爷问道:“爷爷,我读得挺顺的呀!怎么会贴错呢?”爷爷摸了摸他的白胡子,哈哈大笑,向我解释道:“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真是博大精深啊!贴对联时,上下联的位置是有讲究的——如果横批是从右往左书写的,上联就应该贴在右边;反之,如果横批是从左往右写的,上联就应该贴在左边。另外,上下联的尾字也有讲究,上联尾字的音调应是上声或去声,而下联结尾字的音调是平声,并且上下联必须字数相等。”我恍然大悟,连连点头。我按照爷爷教的方法正确地将对联贴好了。“这不就对了吗?来读一遍!”“春满人间百花吐艳,福临小院四季长安。”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我点燃了屋外的鞭炮,吃了香喷喷的年夜饭,回头望望门口的对联,再次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这满满的都是年味。(指导老师:黄恒宝)
小AI点评
《贴对联》一文,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节期间参与写对联活动的温馨场景,展现了浓厚的节日氛围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文章通过生动的对话和动作描写,特别是爷爷对贴对联知识的讲解,不仅让读者感受到了年味,也体会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