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都市报1月8日讯(记者 谭琦)日前,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海南省陆生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保护规划(2024—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从野生动物资源调查监测评估、国家重点野生动物保护、重要栖息地保护与修复,野生动物收容救护繁育体系建设、野生动物风险防控、野生动物保护宣传与教育、野生动物管理体系建设等七大方面,明确我省陆生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保护工作重点任务和重点项目。
《规划》中根据我省自然资源和陆生野生动物分布情况,将我省分为中南部山地丘陵区和沿海台地平原区,明确主要保护发展方向和规划重点。其中在中南部山地丘陵区,海南将启动海南长臂猿保护研究基地建设,实施海南长臂猿保护工程,并对中华穿山甲、圆鼻巨蜥等珍稀濒危保护动物及种群脆弱性物种开展监测调查,建立海南孔雀雉、海南山鹧鸪等国家重点保护雉科鸟类种群长期监测网络;在沿海台地平原区,将开展海南兔、红原鸡等专项调查,加强猕猴等重点野生物种的救护、保护及管护工作,加强候鸟重要迁飞通道巡护,推进迁徙鸟类环志站建设,并逐步完善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体系和收容救护体系。
海南计划到2030年,基本建成以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为核心,各类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及野生动物原生境保护点为补充、各类生态廊道为链接的野生动物保护网络体系,全省陆生野生动物及其重要栖息地得到有效保护。
此外,海南鼓励社会资本以市场化方式多种渠道投向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保护领域,为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保护建立资金多元化投入的长效保障机制,解决制约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保护管理的重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