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都市报10月21日讯(记者 王燕珍)过渡期满需办理报废注销的电动车涉嫌套牌、驾驶摩托车违法入市……10月21日上午,这些违法行为人都先后被海口公安交警请到了设在路边的“马路学堂”接受教育。这样的一幕,近一个月来在海口各主要路口频频上演,目前已对超过5000人次轻微交通违法者开展交通安全教育。
10月21日早高峰时段,李先生驾驶电动自行车行经海秀东路彩虹天桥路段时被执勤交警拦下。检查中发现,其悬挂号牌对应的车辆已属海口市过渡期满、需办理报废注销的电动自行车范畴,该车还涉嫌套用他人号牌。面对查处,李先生起初情绪激动,反复强调自己“不知情”,称车辆是从朋友处购得。
执勤交警并未立即采取强制措施,而是将他请到路边的“马路学堂”。在这里,李先生观看了一段关于套牌车危害的警示片:视频中,受害者家属哽咽讲述因套牌车肇事逃逸而维权无门的遭遇;监控画面里,套牌车肆意闯红灯、超速行驶,将安全风险转嫁给无辜路人。随着视频播放,李先生渐渐沉默,最终诚恳表示:“以前只觉得是小事,没想到后果这么严重,以后绝对不敢了!”
这样的一幕,近一个月来在海口各主要路口频频上演。自海口公安交警推出“马路学堂”以来,这种充满人情味的教育式执法,已从最初引发市民好奇,发展为如今获得广泛认可。越来越多的交通参与者在这里经历了从抵触到理解、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变。
数据显示,“马路学堂”运行至今,已对超过5000人次的轻微交通违法者开展教育。令人振奋的是,这些“毕业生”的二次违法率显著低于传统处罚模式。不少市民在社交媒体上为这一创新举措点赞,称其为“有温度的执法”。



